BIO、NIO、AIO的概述
首先,传统的 java.io包,它基于流模型实现,提供了我们最熟知的一些 IO 功能,比如 File 抽象、输入输出流等。交互方式是同步、阻塞的方式,也就是说,在读取输入流或者写入输出流时,在读、写动作完成之前,线程会一直阻塞在那里,它们之间的调用是可靠的线性顺序。
java.io包的好处是代码比较简单、直观,缺点则是 IO 效率和扩展性存在局限性,容易成为应用性能的瓶颈。
很多时候,人们也把 java.net下面提供的部分网络 API,比如 Socket、ServerSocket、HttpURLConnection 也归类到同步阻塞 IO 类库,因为网络通信同样是 IO 行为。
第二,在 Java 1.4 中引入了 NIO 框架(java.nio 包),提供了 Channel、Selector、Buffer 等新的抽象,可以构建多路复用的、同步非阻塞 IO 程序,同时提供了更接近操作系统底层的高性能数据操作方式。
第三,在 Java 7 中,NIO 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也就是 NIO 2,引入了异步非阻塞 IO 方式,也有很多人叫它 AIO(Asynchronous IO)。异步 IO 操作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应用操作直接返回,而不会阻塞在那里,当后台处理完成,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线程进行后续工作。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sxkgeek/p/9488703.html
1、怎么打印日志?
1.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system.println.out(error) ,这样直接在控制台打印消息了。
2. Java.util.logging ; 在JDK 1.4 版本之后,提供了日志的API ,可以往文件中写日志了。
3. log4j , 最强大的记录日志的方式。 可以通过配置 .properties 或是 .xml 的文件, 配置日志的目的地,格式等等。
4. commons-logging, 最综合和常见的日志记录方式, 经常是和log4j 结合起来使用。
参考: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nihecaihktk/article/details/78881398 (2,3,4具体细节)
2、运行时异常与一般异常有何异同?
Throwable是所有Java程序中错误处理的父类,有两种资类:Error和Exception。
Error:表示由JVM所侦测到的无法预期的错误,由于这是属于JVM层次的严重错误,导致JVM无法继续执行,因此,这是不可捕捉到的,无法采取任何恢复的操作,顶多只能显示错误信息。Error类体系描述了Java运行系统中的内部错误以及资源耗尽的情形.应用程序不应该抛出这种类型的对象(一般是由虚拟机抛出).假如出现这种错误,除了尽力使程序安全退出外,在其他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Exception:表示可恢复的例外,这是可捕捉到的。
Java提供了两类主要的异常:runtime exception和checked exception。checked 异常也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IO异常,以及SQL异常都是这种异常。对于这种异常,JAVA编译器强制要求我们必需对出现的这些异常进行catch。所以,面对这种异常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只能自己去写一大堆catch块去处理可能的异常。这类异常一般是外部错误,例如试图从文件尾后读取数据等,这并不是程序本身的错误,而是在应用环境中出现的外部错误.
但是另外一种异常:runtime exception,也称运行时异常,我们可以不处理。当出现这样的异常时,总是由虚拟机接管。比如:我们从来没有人去处理过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它就是运行时异常,并且这种异常还是最常见的异常之一。RuntimeException体系包括错误的类型转换、数组越界访问和试图访问空指针等等.处理RuntimeException的原则是:假如出现RuntimeException,那么一定是程序员的错误.例如,可以通过检查数组下标和数组边界来避免数组越界访问异常.
出现运行时异常后,系统会把异常一直往上层抛,一直遇到处理代码。如果没有处理块,到最上层,如果是多线程就由Thread.run()抛出,如果是单线程就被main()抛出。抛出之后,如果是线程,这个线程也就退出了。如果是主程序抛出的异常,那么这整个程序也就退出了。运行时异常是Exception的子类,也有一般异常的特点,是可以被Catch块处理的。只不过往往我们不对他处理罢了。也就是说,你如果不对运行时异常进行处理,那么出现运行时异常之后,要么是线程中止,要么是主程序终止。
如果不想终止,则必须扑捉所有的运行时异常,决不让这个处理线程退出。队列里面出现异常数据了,正常的处理应该是把异常数据舍弃,然后记录日志。不应该由于异常数据而影响下面对正常数据的处理。在这个场景这样处理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应用,但并不代表在所有的场景你都应该如此。如果在其它场景,遇到了一些错误,如果退出程序比较好,这时你就可以不太理会运行时异常,或者是通过对异常的处理显式的控制程序退出。异常处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把程序从异常中恢复出来。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heyanan/p/7753064.html
3、error和exception有什么区别?
(同问题2)
4、给我一个你最常见到的runtime exception
NullPointerException - 空指针引用异常
ClassCastException - 类型强制转换异常。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传递非法参数异常。
ArithmeticException - 算术运算异常
ArrayStoreException - 向数组中存放与声明类型不兼容对象异常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下标越界异常
NegativeArraySizeException - 创建一个大小为负数的数组错误异常
NumberFormatException - 数字格式异常
SecurityException - 安全异常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不支持的操作异常
参考:https://blog.youkuaiyun.com/qq635785620/article/details/7781026
5、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的简单原理和应用。
一、Execption可以分为java标准定义的异常和程序员自定义异常2种
(1)一种是当程序违反了java语规则的时候,JAVA虚拟机就会将发生的错误表示为一个异常.这里语法规则指的是JAVA类库内置的语义检查。
例如 int i = 2 / 0 或者 String str = null;str.length();
(2)另一种情况就是JAVA允许程序员扩展这种语义检查,程序员可以创建自己的异常,并自由选择在何时用throw关键字引发异常。
例如 Exception ex = new Exception("这是我自定义的异常信息");throw ex;
所有的异常都是Thowable的子类。异常处理是与程序执行是并行的。
二、异常的处理方式
包括捕获异常和上抛异常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enshuai7/p/5044891.html(有示例)
6、java中有几种类型的流?JDK为每种类型的流提供了一些抽象类以供继承,请说出他们分别是哪些类?
Java中的流分为两种,一种是字节流,另一种是字符流,分别由四个抽象类来表示(每种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种所以一共四个):InputStream,OutputStream,Reader,Writer。Java中其他多种多样变化的流均是由它们派生出来的.
详情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archive/2013/11/06/3411197.html
7、什么是java序列化,如何实现java序列化?
简要解释: 序列化就是一种用来处理对象流的机制,所谓对象流也就是将对象的内容进行流化。可以对流化后的对象进行读写操作,也可将流化后的对象传输于网络之间。序列化是为了解决在对对象流进行读写操作时所引发的问题。序列化的实现:将需要被序列化的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该接口没有需要实现的方法,implements Serializable只是为了标注该对象是可被序列化的,然后使用一个输出流(如:FileOutputStream)来构造一个ObjectOutputStream(对象流)对象,接着,使用ObjectOutputStream对象的writeObject(Object obj)方法就可以将参数为obj的对象写出(即保存其状态),要恢复的话则用输入流。
详细解释: 当两个进程在进行远程通信时,彼此可以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数据,都会以二进制序列的形式在网络上传送。发送方需要把这个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才能在网络上传送;接收方则需要把字节序列再恢复为Java对象。只能将支持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的对象写入流中。每个 serializable 对象的类都被编码,编码内容包括类名和类签名、对象的字段值和数组值,以及从初始对象中引用的其他所有对象的闭包。
1.概念
序列化:把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
反序列化:把字节序列恢复为Java对象的过程。
2.用途
对象的序列化主要有两种用途:
1) 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到硬盘上,通常存放在一个文件中;
2) 在网络上传送对象的字节序列。
3.对象序列化
序列化API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代表对象输出流,它的writeObject(Object obj)方法可对参数指定的obj对象进行序列化,把得到的字节序列写到一个目标输出流中。只有实现了Serializable和Externalizable接口的类的对象才能被序列化。
java.io.ObjectInputStream代表对象输入流,它的readObject()方法从一个源输入流中读取字节序列,再把它们反序列化为一个对象,并将其返回。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yangchunze/p/6728086.html
8、运行时异常与受检异常有什么区别?
(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