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证明:如何判别摔倒老奶奶是否是讹人的!

本文通过逻辑推理探讨了一种社会现象——摔倒的老奶奶紧紧抓住帮扶者进行讹诈的可能性。文章认为,若老奶奶确实被撞倒,其第一反应通常不会是抓住肇事者;而原本就受伤且未被撞倒的老奶奶可能会为了讹诈而抓住帮扶者。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论点:紧紧抓住“肇事者”/“帮扶者”的老奶奶是讹人的。(帮扶者指去扶摔倒老奶奶的人)


证明:

讹人有个前提条件:

  1. 老奶奶原本就受伤了,并且一般老奶奶的伤势比较重

老奶奶有“被撞倒”和“没有被撞倒”两种情况。

接下来只要证明:

  • 真的“被撞倒”的老奶奶不会紧紧抓住肇事者。
  • “没有被撞倒”的老奶奶会紧紧抓住“帮扶者”。

为什么“被撞倒”的老奶奶不会紧紧抓住肇事者?

从肇事者的角度来说,负责任的肇事者不用老奶奶紧紧抓住也会扶老奶奶起来;

而且刚刚摔倒的老奶奶第一反应也是看看有没有受伤,而不是紧紧抓住肇事者。

不负责任的肇事者就算被抓住,但因为老奶奶受伤了,肯定拗不过肇事者。肇事者就直接一走了之。


为什么“没有被撞倒”的老奶奶会紧紧抓住帮扶者?

根据前提1,老奶奶原本就受伤了,所以她关注的点不是伤,而是找到一个人来讹。所以她必须抓住那个背黑锅的人。


综上所述,紧紧抓住“肇事者”/“帮扶者”的老奶奶是讹人的。





以上仅仅是在看过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老太被讹 警方以欺诈立案以后抒发的一点小感想。

证明有些是靠推断,所以是不严谨的。

内容概要:文章阐述了构建安全教育体系以应对2025年挑战的目标、原则、内容设计、实施路径、预期成效及保障措施。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安全形势,文章提出通过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安全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该体系涵盖知识普及、技能实训、文化培育三个模块,采用沉浸式学习工具、模块化训练、跨领域协作演练等方式。实施路径分为体系构建(2023-2024年)、试点推广(2024-2025年)、全面覆盖(2025年及以后)三个阶段。预期成效包括提升公众安全素养、降低事故发生率、增强社会韧性。保障措施涉及政策、资源、技术和评估四个方面,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适合人群: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应急管理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关注公共安全的个人和组织。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各级学校、企业及社区的安全教育规划与实施;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构建安全教育体系的参考框架;③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和优化安全教育课程与活动;④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构建方案,还强调了科学性、系统性、人本性和预见性的核心原则,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实践,推动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