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过程(Process Oriented)这个词是在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出现之后为与之相对而提出的。其实它在以前基本被叫做“结构化编程”。
早期的程序设计,大量使用共享变量(全局变量)和GOTO语句一类的东西,后来有人证明所有有意义的程序流程都可以使用三种基本流程(顺序、选择、重复)来实现,并提出“GOTO有害说”,从此人们进行编程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每种语言都提供这些基本控制结构的实现方式,并提供把数据访问局部化的能力,以及某种形式的模块化/分别编译机制。在这些基础上,人们所进行的编程活动基本是通过写用于不同目的的功能函数/过程来实现,故称为“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开发方式是对计算机底层结构的一层抽象,它明显把程序的内容分为数据和操纵数据的操作两部分。这种编程方式的核心问题是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开发和优化。C 语言所提供的机制就是典型的结构化编程设施。
面向对象是继结构化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软件开发方式革命。面向对象的主要思想是基于抽象数据类型的(Abstract Data Type, ADT):在结构化编程过程中,人们发现把某种数据结构和用于操纵它的各种操作以某种模块化方式绑定到一起会非常方便,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编程时数据结构的接口是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