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的一些概念
代理模式:为一个A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B,以控制对A对象的访问。可以把代理对象B理解为一个中介。
假如一个租房子的场景:客户不能或不想直接找房主租房子,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中介,代理类就是中介,而被代理类就是房主。
代理模式涉及到的角色:抽象校色:被代理对象和代理对象都要实现的接口
被代理角色:代理角色代理的真实对象,是我们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代理角色:代理对象内部有对被代理对象的引用(成员变量),从而可以操纵真实对象,代理对象提供和被代理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从而在被调用时可以代替被代理对象实现功能;代理对象还可以实现一些被代理对象没有实现的功能(夹带私货,类似SpringAop的思想),相当于对真实对象进行封装。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代码演示
public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public abstract void request(); }
/** * @author zp * @Description: 真实对象 * @date 2018/7/3 21:33 */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extends Su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request"); } }
public class Proxy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代理角色内部引用了真实角色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if(null!=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this.request();//代理角色在真是角色实现功能前完成的事情 realSubject.request();//真实角色完成的事情 this.postRequest();//代理角色在真是角色实现功能后完成的事情 } private void pre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pre request"); } private void post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post request");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new ProxySubject(); subject.request(); } }
由以上代码可以看出,实际调用的是RealSubject的request()方法,现在通过调用代理类ProxySubject同样可以实现目的,并且代理类还封装了其他(preReuest(),postRequest())方法,处理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