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是搭建开发环境,实现深度图像的显示与存盘,存为文件后供运动检测算法研究之用
硬件:ASUS PRO
软件:OPENNI2.2+OPENCV2.4.6+VisualStudio 2010 C++
操作系统:win7 64位家庭普通版
OpenCV配置:做法参考毛星云等编著的《OpenCV3编程入门》。略去安装步骤。下面只介绍配置方法。
1. 配置环境变量
【计算机】→【(右键)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标签)】→【环境变量】→(双击)系统变量中的Path→在变量值里添加相应的路径,和之前的值用分号“;”分隔。
对于32位操作系统,添加“;...opencv\ build\x86\vc10\bin”,对于64位系统,两个都添加上—“;...opencv\ build\x86\vc10\bin”和““;...opencv\build\x64\vc10\bin”,到时候才可以在编译器Win32和X64中来回切换。
例如,本机的设置为D:\ProgramFiles\opencv\build\x86\vc10\bin;D:\Program Files\opencv\build\x64\vc10\bin这两个路径。Path变量值实际为bin文件夹的路径,D:\ProgramFiles是OpenCV的安装位置,x64和x32分别表示运行环境为64位和32位操作系统,vc10表示编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在Path变量添加后,最好注销系统,使更改立即生效。2. 工程包含(Include)目录的配置
准备工作:打开VS2010,选择VC++编程环境(可在菜单【工具】→【导入和导出设置】中设置);新建一个项目,选择“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勾选“空项目”;添加并新建一个C++文件(cpp)到项目。
在菜单栏单击【视图】→【属性管理器】,在属性管理器中进行一次配置,就相当于进行通用的配置过程,以后新建的工程就不用再额外进行配置。
在“属性管理器”工作区中,展开【Debug|Win32】文件夹,对文件夹中的【MicroSoft.Cpp.Win32.User】进行右键属性操作,如下图所示:
打开属性页后,在【通用属性】→【VC++目录】→【包含目录】中添加以下三个目录,
D:\ProgramFiles\opencv\build\include
D:\ProgramFiles\opencv\build\include\opencv
D:\ProgramFiles\opencv\build\include\opencv2
3. 工程库(lib)目录的配置
同样,在【通用属性】→【VC++目录】→【库目录】中添加
D:\ProgramFiles\opencv\build\x86\vc10\lib
对于32位操作系统,只能选x86版本的库,对于64位系统,则不一定非要选择x64。这是因为配置选择什么跟64位或32位操作系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在于编译程序时使用的是Win32编译器还是x64编译器。编译器选Win32,就用x86;编译器选x64,就用x64。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Win32的x86编译器,因而无论32位还是64位操作系统,配置文件最好都选择x86版的。
4. 链接库的配置
依次单击【通用属性】→【链接器】→【输入】→【附加的依赖项】:
将D:\Program Files\opencv\build\x86\vc10\lib下的所有.lib文件名,20个带d的debug版lib写在前面,20个不带d的release版本写在后面,即优先支持debug模式的编译运行。
5. OpenCV使用
#include<opencv2/opencv.hpp>
usingnamespace cv;
int main()
{
Mat img = imread("1.jpg");
imshow("载入的图片",img);
waitKey(6000);
}
复制一个名为“1.jpg”的图片到工程目录下,能编译运行并出现图片,表示已配置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