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应用网络编程四(常用命令解析)
一、常用命令解析
1.1、telnet
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终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会在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务器。
当我们使用Telnet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系统时,事实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是Telnet客户程序,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另一个是Telnet服务器程序,它运行在要登录的远程计算机上。
本地主机上的Telnet客户程序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建立与远程服务器的TCP联接。
●从键盘上接收本地输入的字符。
●将输入的字符串变成标准格式并传送给远程服务器。
●从远程服务器接收输出的信息。
●将该信息显示在本地主机屏幕上。
远程主机的“服务”程序通常被昵称为“精灵”,它平时不声不响地守候在远程主机上,一接到本地主机的请求,就会立马活跃起来,并完成以下功能:
●通知本地主机,远程主机已经准备好了。
●等候本地主机输入命令。
●对本地主机的命令作出反应(如显示目录内容,或执行某个程序等)。
●把执行命令的结果送回本地计算机显示。
●重新等候本地主机的命令。
1.2、 ping命令
-
功能:主要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通过发送ICMP回显请求到目标主机,并等待接收回显应答,来验证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
常用参数:
-t
:连续对目标地址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中断。-n count
:指定发送回声请求的次数。-l size
:指定发送的回声请求消息中“数据”字段的长度。-r count
: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
应用实例:
ping 127.0.0.1
:检测TCP/IP协议的安装或运行是否正确。ping 本机IP
:检测本地网卡配置。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
:检测TCP/IP协议的配置是否正确。ping 网关IP
:检测网关路由器是否有故障。ping 远程IP或域名
:检测边界路由器故障、网关以外的线路故障或DNS服务器故障。
1.3、ipconfig命令
-
功能:显示或修改TCP/IP网络的配置,如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
常用参数:
- 无参数:显示每个已配置的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all
: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详细配置信息,包括DNS和WINS服务器配置。/release
:释放当前接口的租用IP地址(仅适用于DHCP客户端)。/renew
:重新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1.4、arp命令
-
功能:用于查看和修改ARP缓存中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
常用参数:
-a
:查看当前系统中的ARP缓存条目。-a IP
:查看与指定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s IP 物理地址
:向ARP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d IP
:删除一个静态ARP缓存条目。
1.5、traceroute命令(Windows中为tracert)
-
功能:用于确定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显示每跳的IP地址和响应时间。
-
常用参数:
- 无参数:显示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d
:禁止将中间路由器的IP地址解析为其对应的名称,加速显示结果。-h MaximumHops
:指定搜索的最大跃点数。-w Timeout
:指定等待ICMP回声响应报文的时间。
1.6、route命令
-
功能:用于显示和修改IP路由表,决定数据包发送的路径。
-
常用参数:
print
:显示当前的路由表。add
:添加新路由。delete
:删除指定路由。change
:修改现有路由。-f
:清除路由表中所有网关路由项。-p
:与add
命令一起使用时,添加永久的静态路由表项。
1.7、netstat命令
-
功能: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信息、伪装连接和多播成员资格等信息。
-
常用参数:
-a
:显示所有活动的网络连接和监听端口。-r
:显示本地路由表信息。-o
:显示每个连接对应的进程PID。-e
: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s
: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信息。-p protocol
:显示指定协议的网络连接。-n
:以数字形式显示所有的有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