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道题为引子:
Integer i01 = 59;
int i02 = 59;
Integer i03 =Integer.valueOf(59);
Integer i04 = new Integer(59)。
求以下输出结果:
System.out.println(i01== i02); T
System.out.println(i01== i03); T
System.out.println(i03== i04); F
System.out.println(i02== i04); T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java基本类型的自动拆装箱的理解
分析
对于 Integer i01 = 59 这行代码,由于Integer是int类型的包装类,因此先将59提升为Integer类型,即执行的代码为:Integer i01 = Integer.valueOf(59)。
其中 Integer.valueOf()源码为: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从源码可以看出:当 i 在[-128,127]之间,会对对象进行缓存,当然只缓存一份。超出该范围则new 一个新的对象,且不缓存。
当执行Integer i03 =Integer.valueOf(59) 时, 由于59已经被缓存故,直接返回值为59的Integer对象的引用,即 i01==i03
由于 i02 为int类型,即基本类型,当 i02 与 其他如 i01 进行比较时,会先对 i01 进行自动拆箱,即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的值,然后在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