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血压: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高血压: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
一般每天的血压会有两个峰值:早上8-10点、下午4-6点
所以在早上9点或下午5点左右测量。 -
低血压定义: 低于90/60mmHg
-
级别
类别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正常血压 | <120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80-90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 140 | >= 90 |
高血压原因
- 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 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 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 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 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的症状
- 早期多无症状,而在体检时被发现
- 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
- 据统计,约有一般的高血压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 最常见的三个症状:头痛、头晕、嗜睡或失眠
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后部或太阳穴部位
头痛性质:跳动性疼痛或仅有头部沉重或压迫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营养率和高血压关系
通常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分别占40%和60%
环境因素中膳食因素起关键作用
-
超重与肥胖
超重使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
约3/4的高血压病人有肥胖 -
纳(少吃盐)
膳食盐与高血压成正相关
因为盐分过多会增加血容量,血液粘稠,就会想喝水 -
钾
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
钙(有用)
膳食钙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
补充钙对纳敏感的高血压降压效果尤为显著 -
镁(有用)
膳食镁与血压呈负相关,镁降低血管收缩力 -
酒精 (有肝病的禁止沾酒)
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作用,但过量饮酒收缩血管 -
脂类
脂肪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病和高血压病。 -
蛋白质
血管壁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要充分摄入蛋白质
含硫酸氨基酸的代谢中间产物牛磺酸有降压作用
营养防治
-
饮食原则
控制总热量,保持合适体重。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纳、高维生素、适量蛋白和能量的饮食。 -
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28%-40%
每天应进行30分钟体力运动;每周应有2次以上的有氧运动 -
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摄入量
增加钾钙镁摄入量
减少膳食脂肪摄入量
改善脂肪酸比例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限制饮酒;克服不良饮食习惯
总结:
补钙、每天吃一个鸡蛋、每天适量运动、低盐低脂肪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钾(香蕉)、禁烟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