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了一个微信推广页,中间为了优化页面加载效果,一堆优化方法中其中之一就用到了
Application Cache
来对页面部分资源进行静态资源缓存。懒癌复发,今天就不介绍什么是Application Cache
了,总之外事问谷歌,内事问度娘,房事问天涯就对了,下面直接上方法。
新建缓存文件
在项目文件夹下新建缓存文件ed.appcache
,在这里缓存文件名和后缀名不作限制,理论上可以随意自定义,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后缀名写为.appcache
配置缓存列表
使用任意编辑器打开新建好的ed.appcache
文件,配置缓存列表。示例:
CACHE MANIFEST
#version1.2
CACHE://需要进行缓存的文件
img/01.jpg
...
NETWORK://不需要进行缓存的文件
...
FALLBACK://缓存失败回调地址
...
引入缓存文件
在HTML文件中引入缓存文件,方法是在页面html标签中添加下面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manifest="ad.appcache">//manifest="ad.appcache"是我们需要添加的代码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minimum-scale=1,maximum-scale=1,user-scalable=no"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核心用户邀请"/>
#### 配置Mime-type
不同的服务器配置方法不同,这里我们就以 Apach服务器来举例说明:
打开Apache服务器项目根目录,进入conf
文件夹下找到mime.types
文件,使用记事本或者其他编辑器打开文件并在最下方添加下面代码:
text/cache-manifest appcache
万事俱备,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浏览器控制台
中查看效果了,这里我就不演示了…
查看更多文章请点击查看我的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