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的大数据信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内容分散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成为大数据今后发展需要注意的重中之重。但是,从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尚未出台专门立法,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基本法,而是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且量刑偏轻。专家认为,要使个人信息得到保护,就要保证数据交易平台用的是“干净”的数据,即不能侵犯个人隐私、不能泄露企业商业秘密、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不能危害国家安全等。

此外,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不力或出现失误,相关政府官员能否被问责呢?据记者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即使是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几年公布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对全国几百个不合格、不达标的政府网站进行通报,也鲜有官员被问责。因为对于如何认定个人隐私以及个人隐私的范围、判断标准等,并没有相关条例来明确规定。正是因为这种不全面、不明确性,致使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实践中,造成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任意性。

应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因此,专家呼吁,为了应对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有必要推动专门的立法工作,除了从源头上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外,更关键的,是要完善公民个人信息立法,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新闻观察: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但是,个人信息安全要如何保证。

在大数据时代,你想要个人的信息彻底的被隐藏起来,其实是不大可能的,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其实关键点并不在于我们的信息被谁看到,而在于我们的信息是被谁提供和如何利用的。比如我如果无意中看到了你的个人信息,其实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如果我有意识的利用你的信息去造假,去干违法违规的事情,这个信息泄露就变得可怕了。不过和我们印象里头,信息泄露、信息提供方,都是发生在一些网购平台、物流平台,电信平台不同,这次信息的提供方变成了政府,一些权威部门。虽然这样的信息泄露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但是却表明,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基层机构,过分强调知情权却忽视了隐私权,对于什么内容可以公开,什么内容不能公开,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只要是要公开的信息就一股脑的直接全公开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懒政,其实现在我们去百度文库看一下,依然有各种大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