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专利史的第三篇,让我们回到中国。
真正具有现代含义的专利,是随着欧洲列强的火器大炮射入天朝王国的土壤,开始萌芽。
十九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中国国门大开,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受到摧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瓦解。一些尚未愚昧的人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林则徐是中国打开眼界的第一人。他在《四洲志》中写道:“及至比达王,聪明奇杰,离其国都,微行游于岩士达览等处船厂、火器局,讲习工艺,旋国传授,所造火器、战舰,反优于他国。”第二人是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孩子都在历史书上读过啦。)
不过,真正引入西方专利思想的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开。他和他哥洪秀全可不一样,这小子是吃过苦的,曾避难滞留香港多年,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作了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1859年,他回南京任天平天国总理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鼓励发展私人新式企业。专利制度就是他效法西方国家,为私人投资办新式工商业所实行的奖励和保护措施之一。
后来,实行专利的呼声在大清朝中风生水起,在戊戌变法时达到了个小高潮。在康有为的新政建议下,光绪帝于1898年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鼓励技术、工艺发明的专利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揭开了近代中国专利立法的序幕。从此,中国也有了现代意义的专利,国民也开始有专利意识啦。
信息来源于:http://blog.zhihuiya.com/115 智慧牙官方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