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还真是不能比呢,人家一个小时看书几十页,而我就比较厉害了2个多小时看了20页左右。这后腿拖得,不得已定了早上6点30分起床闹钟打算补一下,然后闹钟白响了。(这边应该有捂脸表情)不多啰嗦了,进入主题。
3.3.4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是把实体联系图的概念与面向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使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判定表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
SA方法是一种简单适用软件需求分析的方法,也是一种建模活动。特别适合于信息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明天应该会学习到、来个微笑吧)。
3.4.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分解和抽象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中是两个相互有机联系的概念、上层是下层的抽象、下层是上层的分解,中间层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逐步过渡。
3.4.2 结构化分析描述工具
结构化分析方法描述方法可划分为:非形式化、半形式化和形式化3类
非形式化:用自然语言描述
半形式化:用数据流图或实体练习图
形式化:如描述系统性质是基于数字的技术、一种方法有坚实的数字基数就是形式化。
来看看啥叫1.数据流图:一种描述“分解”的结构化过程、建模工具
描述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加工、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的元素的定义的汇集。
3.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数据流图中的不能被再分解的每一个基本加工、处理逻辑的详细采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
3.4.3数据流图
例图:销售统计分类的数据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