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oo中self的使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Odoo中self的概念及用途,包括其封装的内容、如何通过self修改数据库字段值、环境的作用及其常用接口等,并提供了数据库查询的具体实现方法。

 一:self是什么

    目前新版的Odoo中使用到的self,是对  游标cr、用户ID、模型、上下文、记录集、缓存  的封装。

    我们可以通过 self.XX 获取到这些封装的东西,比如:self.cr、self.uid。

 

    二:通过直接设置属性来改变数据库中字段值

    我们在查出某模型的记录后,可以通过  record.XX = value  来直接修改记录的字段内容。

    同样,在重写模型的write方法中,也可以通过 self.XX = value 来指定新增记录中某字段的值。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修改查出来的记录字段值来改变数据库内容,是通过改变缓存中的值出发数据库写记录来达到的。

    2:重写write方法时,在write方法中每调用一次 self.XX = value 语句,都会触发数据库写操作,因此一般采用:

for rec in self:
    rec.XX = XX

     的写法。

 

     三:环境

    1:操作缓存

    环境储存了模型的缓存记录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环境来获取、增加、修改、删除记录,而触发数据库更改,从而达到操作数据库的目的。

    例如:新增一条记录

self.env['模型'].create(vals)

      

    2:改变用户权限

    我们可以通过self.sudo()获得超级权限,从而确保我们的操作能够进行。

self.env[‘model'].sudo().create(vals)

    

    3:访问当前用户

self.env.user

 

    4:获取XML的ID

self.env.ref('external id')

 

    5:更新缓存,触发数据库操作

self.env.invalidate_all()

 

    四:self常用接口

    1:普通查询:返回记录集,后续通过修改记录值来触发数据库修改

self.search(domain) //从当前模型的self中查询
self.env['model'].search(domain) // 获取某个model的环境,查询其中的记录集

 

    2:只读查询:返回列表,只能提取内容,不能触发数据库修改

self.search_read([],['要查询的字段'])

 

    3:统计数量:返回符合条件的记录条数

self.search_count(domain)

    

    4:浏览:通过一系列id值,返回对应的记录集

self.browse([id])

  

    5:删除

self.unlink(domain)

 

    五:NEW ids

    Odoo在创建一个新记录时,会使用models.ids虚拟一个记录id。

    可以通过

if is instance(record.id,models.NewId):

    来判断。

  六、数据库查询

import psycopg2
 
class XXXXX(models.Model):
         ........
 
     @api.multi
     def OOOO(self):
         db = psycopg2.connect("dbname=test4 user=postgres")#查找名叫 test4 的数据库  postgres  是数据库的超级用户名称
         vals = db.cursor()
         vals.execute("SELECT sales,prices,sale_date FROM run_chart")#执行sql语句查询数据
         tables = vals.fetchall()#返回查询结果

#或者
sql = "select *from 表名"
self.env.cr.execute(sql)  #执行SQL语句
dicts = self.env.cr.dictfetchall()  #获取SQL的查询结果
转载来自:http://www.cnblogs.com/zcy1103/p/8483646.html
Odoo系统中执行产品交货操作涉及多个步骤,包括销售订单的创建、发货单的生成以及最终的交付确认。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流程: ### 创建销售订单 在进行交货操作之前,需要先创建一个销售订单。用户可以通过进入销售模块,点击“创建”按钮来新建一个销售订单。在订单中,需要填写客户信息、产品明细、数量、价格等基本信息。确保选择的产品是“可库存”类型,因为只有这类产品才会有发货和出库的流程[^4]。 ### 生成发货单 一旦销售订单被确认,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发货单。用户可以在销售订单界面点击“发货单”按钮来查看生成的发货单。发货单中会列出所有需要交付的产品及其数量。在此步骤中,仓库管理员需要核对发货单上的信息,并准备相应的货物。 ### 确认发货 在货物准备好之后,用户需要在Odoo中确认发货。这一步骤通常在发货单页面完成,点击“确认发货”按钮即可。系统会更新库存数量,并记录发货信息。如果启用了批次追踪功能,则还需要指定具体的批次号或序列号[^1]。 ### 交付货物 最后一步是实际交付货物给客户。在Odoo中,这一步可以通过点击发货单上的“交付”按钮来完成。交付后,系统会自动创建一张发票(如果设置了自动开票),并进入付款流程。对于非库存型产品(如服务产品或消耗品),交货过程可能直接跳过发货确认环节,直接进入付款阶段。 ###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脚本示例,用于演示如何通过Odoo的API创建销售订单并生成发货单。请注意,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您的Odoo实例的具体配置进行调整: ```python from odoo import api, models, fields class SaleOrder(models.Model): _inherit = 'sale.order' def create_sale_order(self): # 创建销售订单 order = self.create({ 'partner_id': self.env.ref('base.res_partner_1').id, 'order_line': [ (0, 0, { 'product_id': self.env.ref('product.product_product_25').id, 'product_uom_qty': 5, }), ] }) # 确认销售订单 order.action_confirm() # 生成发货单 picking = order.picking_ids.filtered(lambda p: p.state not in ('done', 'cancel')) if picking: # 确认发货 picking.button_validate() # 交付货物 # 这里假设已经完成了实际的货物交付,系统上标记为已交付 # 实际上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操作来完成交付确认 print("货物已成功交付") else: print("没有找到待处理的发货单")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