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无头单链表中删除节点
如何做到从无头单链表中删除节点?指定欲删除的结点指针B,可以指向下一个结点C,却无法得到上一个结点A的指针。从而无法删除B结点。
于是换一种思路,将C结点的数据拷贝到B结点,然后把C结点删除,达到删除B结点的目的。
(2)给定一个头指针,实现单链表元素反转
编写一个函数,给定一个头指针,要求只遍历一次,将单链表中的元素反转过来
(3)判断单链表是否存在环
有一个单链表,其中可能有一个环,也就是某个节点的next指向的是链表中在它之前的节点,这样在链表的尾部形成一环。
问题:
1、如何判断一个链表是不是这类链表?
2、如果链表为存在环,如果找到环的入口点?
解答:
一、判断链表是否存在环,办法为:
设置两个指针(fast, slow),初始值都指向头,slow每次前进一步,fast每次前进二步,如果链表存在环,则fast必定先进入环,而slow后进入环,两个指针必定相遇。(当然,fast先行头到尾部为NULL,则为无环链表)程序如下:
二、找到环的入口点
当fast若与slow相遇时,slow肯定没有走遍历完链表,而fast已经在环内循环了n圈(1<=n)。假设slow走了s步,则fast走了2s步(fast步数还等于s 加上在环上多转的n圈),设环长为r,则:
2s = s + nr
s= nr
设整个链表长L,入口环与相遇点距离为x,起点到环入口点的距离为a。
a + x = nr
a + x = (n – 1)r +r = (n-1)r + L - a
a = (n-1)r + (L – a – x)
(L – a – x)为相遇点到环入口点的距离,由此可知,从链表头到环入口点等于(n-1)循环内环+相遇点到环入口点,于是我们从链表头、与相遇点分别设一个指针,每次各走一步,两个指针必定相遇,且相遇第一点为环入口点。程序描述如下:
扩展问题:
判断两个单链表是否相交,如果相交,给出相交的第一个点(两个链表都不存在环)。
比较好的方法有两个:
一、将其中一个链表首尾相连,检测另外一个链表是否存在环,如果存在,则两个链表相交,而检测出来的依赖环入口即为相交的第一个点。
二、如果两个链表相交,那个两个链表从相交点到链表结束都是相同的节点,我们可以先遍历一个链表,直到尾部,再遍历另外一个链表,如果也可以走到同样的结尾点,则两个链表相交。
这时我们记下两个链表length,再遍历一次,长链表节点先出发前进(lengthMax-lengthMin)步,之后两个链表同时前进,每次一步,相遇的第一点即为两个链表相交的第一个点。
(4)判断两个链表是否相交
参考:http://hi.baidu.com/xun1573/blog/item/043773383ac625f5b211c79d.html
下面的问题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5a66f00100ga9z.html
1.如何检查单向链表中是否有环?
解决方案一:
假如单向链表中有环,则尾部元素一定在环中(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形状如下:
这样,我们只需按顺序遍历节点,用一个数组保存每一个节点地址。对于每一个节点做这样的操作,
判断该节点地址是否已经存在数组中,如果已经存在则链表中存在环。如果链表中不存在环,该地址只可能指向新的节点或者为空。
解决方案二:
用两个指针遍历数组,一个指针的步长为1,另一个为2,假如这两个指针出现相等的情况,则链表中存在环。
解决方案:和问题1中的解决方案二类似。
用两个指针遍历数组,如果步长为2的数组到达尾部,则步长为1的指针到达中点。
3.如何获取链表的倒数第二个节点?
解决方案一:采用双指针,一前一后,后指针到达尾部,则前指针到达倒数第二个节点。当然,必须先判断,链表中至少要有2个节点。
解决方案二:用一个指针遍历链表,获得链表的长度length。然后再采用另一个指针去遍历,第length-1次就能获得我们想要的元素。
两种解决方案的复杂度相同,只是双指针的解决方案比较优美而已。
解决链表类问题的时候,时刻考虑着采取双指针甚至多指针的思路,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沉着冷静,有时候自己的算法不一定特别优秀,但是至少要表达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蠢办法也是可以的。
面试题之链表问题汇总
http://www.2maomao.com/blog/interview-questions-about-linke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