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技术架构

1          总体架构
1.1       架构设计
    下图从较高的角度对架构设计进行了抽象描述,不针对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

1.2       基于.Net技术的架构


从整体架构上看,分为界面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三层,对于三层间的通信,可直接基于接口来进行调用(local),也可以通过被调用层所暴露的Service来进行通信(remote,distributed),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灵活确定。比如,对于界面显示层与业务逻辑层的通信,如果系统是C/S架构,用户的客户端只是做简单的数据显示,所有的业务逻辑全部放在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层来进行,则客户端的界面显示层通过访问业务逻辑层所暴露出的Service来进行通信;对于B/S架构来说,如果系统的业务复杂,数据访问量很大,考虑到负载均衡、备份等因素,可能将三层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同时各层也有不同的集群策略,此时,界面显示层与业务逻辑层间的通信,也是通过Service来进行,相反,如果系统的业务规模较小,三层均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则界面显示层与业务逻辑层之间直接通过接口进行调用。同样,对于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的之间的通信也是如此。

1.3       界面显示层
对于界面显示层,不包含任何业务逻辑,仅仅负责界面显示,因此,不论是基于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inForm,还是基于ASP.NET来实现,在业务逻辑层上都有统一的访问接口。界面显示层包含了界面显示的元素及简单的显示逻辑,如下图所示。

注:在上图及架构图中均只描述了常用的几种实现,由于业务逻辑层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因此,对于其他形式的界面显示层的实现(如手持终端应用)也是类似的设计。
界面显示层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目标:
l         根据项目的需要可以选择B/S、C/S或SmartClient的实现;
l         能够对界面风格进行统一管理
l         界面能够支持国际化与本地化

界面显示层可选组件:
l         Microsoft Composite UI Application Block,用于SmartClient界面的开发

l         Microsoft User Interac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Block,可支持WinForm、SmartClient、ASP.NET程序的开发,用于将界面与显示逻辑、用户交互、界面流向等分离

l         DotNetNuke,开源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

l         WPF,微软新一代界面显示技术,B/S与C/S的融合
1.4       业务逻辑层
对于业务逻辑层,封装了系统的业务逻辑,并提供了供外部访问的接口,包括API形式的调用接口(用于同一进程中的local调用),以及基于WCF暴露给外部的Service(用于分布式的remote调用)。
对于暴露给外部的Service,有的只提供给界面显示层,有的只提供给外部系统; 另外还有一些Service可以同时提供给界面显示层及外部系统,但提供的方式和策略是不同的,比如,考虑到网络环境及安全性要求等因素,对于不同的访问请求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对于界面显示层的请求,可以以二进制的SOAP格式通过TCP协议进行通信,而对于外部系统的请求,则以SOAP通过HTTPS进行通信。这种策略的定义,在WCF中是很容易配置的。

    对于业务逻辑层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来源于数据访问层,二是来源于外部系统。

1.5       数据访问层
    对于数据访问层,封装了对各种数据源的访问操作,提供了对底层的数据源(多种关系型数据库以及CVS、Excel、及其他各种文件等)的统一访问接口,屏蔽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差异,并且提供O/R-Mapping层,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模块的需要,返回给业务逻辑层的数据,可以是业务对象形式(在O/R-Mapping层进行转换),也可以是基于表结构的DataReader、DataSet等对象。
    数据访问层对外提供的访问接口,也包括API形式的调用接口(用于同一进程中的local调用,即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被业务逻辑层直接调用),以及基于WCF暴露给外部的Service(用于分布式的remote调用,即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供业务逻辑层调用)。
    数据访问层可以再细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用来进行O/R-Mapping,另一层是用来屏蔽数据源(多种关系型数据库以及CVS、Excel、及其他各种文件等)之间的差异,如架构设计图中的数据访问层的设计所示。
    目前现有的一些数据访问层组件,在实现上将上述提到的两层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实现,如NHibernate,既实现了O/R-Mapping,同时也屏蔽了多种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另外一些数据访问层组件,如微软的Data Access Application Block,提供了数据访问的统一接口,屏蔽了数据库的差异性,但并未实现O/R-Mapping。
数据访问层可选择组件:
Ø         Microsoft Data Access Application Block

Ø         NHibernate

Ø         iBatis.NET
结束语:纯属个人理解,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多斧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