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排列 非递归

本文介绍了一种蛇形排列算法的实现方式,并通过Java代码详细展示了如何生成特定大小的矩阵并按照蛇形路径填充数字。该算法适用于创建具有蛇形布局的二维数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 蛇形排列的算法实现
 * 
 * 蛇形排列
 * 
 * 输入4
 * 输出:
 * 1   2   3   4
 * 12  13  14  5
 * 11  16  15  6
 * 10  9   8   7
 * 
 * 输入5:
 * 
 * 1	2	3	4	5
 * 16   17  18  19  6
 * 15   24  25  20  7
 * 14	23	22	21  8
 * 	13	12	11	10	9
 */

package com.my.alg;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nakeSor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i = sc.nextInt();	
		int[][] arr = new int[i][i];
		
		snakeSort(arr);
		//打印
		for(int m = 0;m < i; m ++){
			for(int n = 0; n < i; n ++){
				System.out.print(arr[m][n] + "       ");
			}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static void snakeSort(int[][] a){
		int i = a.length;//数组的边
		int increase = 1;//从一开始计数
		int now = 0;//循环次数 
		int which = 0;//标记这是第几层,有外到内,0 1 2....
		//从最外层开始排列
		
		while(now < i){
			//上面的横排填充
			for(int k = 0 + which;k < i - which; k ++){
				
				System.out.println(which + "  " + k);
				a[which][k] = increase;
				increase ++;
			}
			//右侧的竖排填充
			for(int k = which + 1 ; k < i - which; k++){
				
				System.out.println(k + "  " + (i - which -1));
				a[k][i - which -1] = increase;
				increase ++;
			}
			//下面的横排填充
			for(int k = i - 2 -which ; k >=which ; k --){
				
				System.out.println((i - which -1) + "  " + k);
				a[i-1 - which][k] = increase;
				increase ++;
			}
			//左侧的竖排填充
			for(int k = i - 2 -which ; k > which ; k --){
				
				System.out.println(k + "  " + which);
				a[k][which] = increase;
				increase ++;
			}
			//层数加一
			which ++;
			//进行下一个循环
			now += 2;
		}	
	}
}

<think>嗯,用户问的是关于Matlab中如何实现蛇形排列的问题。首先,我需要明确什么是蛇形排列蛇形排列应该是指矩阵中的元素按照蛇形方式填充,也就是每一行在填充时方向交替变化,比如第一行从左到右,第二行从右到左,第三行再从左到右,依此类推。这可能类似于常见的蛇形矩阵或锯齿形遍历。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在Matlab中如何实现这样的排列。首先,可能需要创建一个空矩阵,然后按照行方向交替填充数字。例如,对于n行m列的矩阵,奇数行按从左到右填充,偶数行按从右到左填充。或者也可能是列方向交替,但通常蛇形排列是按行方向交替的。 然后,我需要确定如何生成这样的矩阵。可能的步骤是: 1. 确定矩阵的大小,比如用户可能希望指定行数和列数,或者只给一个维度。 2. 生成一个线性的序列,比如1到n*m的数值,然后按蛇形顺序填充到矩阵中。 3. 对于每一行,如果是奇数行,则按顺序填充;如果是偶数行,则逆序填充。 比如,假设要生成一个3x4的蛇形矩阵,应该得到类似: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或者如果是填充数字1到12的话,但可能用户需要的是这样的排列方式。 那么具体实现时,可以预先生成一个一维数组,然后根据行数的奇偶来决定如何填充到矩阵的每一行。例如,对于行数i: - 如果是奇数行,取对应的元素顺序填充。 - 如果是偶数行,取对应的元素逆序填充。 或者,另一种方法是先填充整个矩阵为正常顺序,然后将偶数行反转。例如,先生成一个常规的矩阵,如按行填充,然后将偶数行的元素反转。 例如,先生成矩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然后将偶数行反转,得到: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这种方法可能更简单。在Matlab中,可以用循环或者向量化操作来实现。 例如,对于给定的行数n和列数m,首先生成1到n*m的序列,按行优先排列成矩阵。然后,对于偶数行,将该行的元素反转。 具体代码可能如下: n = 3; m = 4; A = reshape(1:n*m, m, n).'; % 生成按列排列的矩阵,然后转置为按行排列 for i = 2:2:n A(i,:) = fliplr(A(i,:)); end 这样,得到的A矩阵就是蛇形排列的。例如,当n=3,m=4时,得到: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这应该符合蛇形排列的要求。但是需要确认用户的具体需求是否是这样的排列方式。 可能的另一个情况是,用户可能希望生成的是蛇形遍历后的索引,例如,在矩阵中按照蛇形路径访问元素的位置。但根据常规的蛇形矩阵生成方法,应该是前者的情况,即填充数值时的排列方式。 在解释时,需要说明代码的逻辑:首先生成一个按行排列的矩阵,然后对偶数行进行反转。这样就能得到蛇形排列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其他需求,例如不同的起始方向(比如第一行从右到左,第二行从左到右),或者不同的填充顺序。但通常情况下,蛇形排列的标准做法是奇数行正序,偶数行逆序。 因此,回答应该包括具体的实现代码,并解释每一步的作用。同时,可能还需要说明如何调整代码以适应不同的输入参数,例如行和列的不同。 最后,相关问题可能涉及如何生成其他类型的矩阵排列,如螺旋矩阵、Z字形排列等,或者如何处理不同的填充顺序,或者如何优化代码避免使用循环。</think>在MATLAB中实现蛇形排列(又称锯齿形排列),通常是指矩阵的行按照左→右、右→左交替填充。以下是一个创建蛇形排列矩阵的示例代码和解释: ```matlab function snake_matrix = create_snake_matrix(rows, cols) % 生成常规按行填充的矩阵 regular_matrix = reshape(1:rows*cols, cols, rows).'; % 对偶数行进行翻转 for i = 2:2:rows regular_matrix(i,:) = fliplr(regular_matrix(i,:)); end snake_matrix = regular_matrix; end % 示例用法 n = 3; m = 4; result = create_snake_matrix(n, m); disp(result) ``` **代码解释**: 1. `reshape(1:rows*cols, cols, rows).'`:首先生成一个列优先排列的矩阵,转置后变为行优先排列 2. `for`循环遍历所有偶数行(i从2开始,步长2) 3. `fliplr`函数将偶数行的元素水平翻转 4. 最终输出结果矩阵满足奇数行正序、偶数行逆序的蛇形排列 示例输出: ```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 **特殊处理说明**: - 转置操作是为了纠正MATLAB默认的列优先存储方式 - `fliplr`函数比手动反转更高效 - 支持任意矩形维度(不只是方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