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版常用命令总结:
- #### cd命令
1. cd 目录名 (进入指定目录)
2.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3. cd/ (进入根目录)
4. cd - (返回进入此目录之前所在的目录)
- #### ls命令
1. 命令格式:
ls [选项] [目录名]
2. 命令功能:
列出目标目录中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
3. 常用参数:
-a, –all 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 开头的隐含文件
-A 同-a,但不列出“.”(表示当前目录)和“..”(表示当前目录的父目录)。
-c 配合 -lt:根据 ctime 排序及显示 ctime (文件状态最后更改的时间)配合 -l:显示 ctime 但根据名称排序否则:根据 ctime 排序
-C 每栏由上至下列出项目
–color[=WHEN] 控制是否使用色彩分辨文件。WHEN 可以是'never'、'always'或'auto'其中之一
-d, –directory 将目录象文件一样显示,而不是显示其下的文件。
-D, –dired 产生适合 Emacs 的 dired 模式使用的结果
-f 对输出的文件不进行排序,-aU 选项生效,-lst 选项失效
-g 类似 -l,但不列出所有者
-G, –no-group 不列出任何有关组的信息
-h, –human-readable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列出文件大小 (例如 1K 234M 2G)
–si 类似 -h,但文件大小取 1000 的次方而不是 1024
-H, –dereference-command-line 使用命令列中的符号链接指示的真正目的地
–indicator-style=方式 指定在每个项目名称后加上指示符号<方式>:none (默认),classify (-F),file-type (-p)
-i, –inode 印出每个文件的 inode 号
-I, –ignore=样式 不印出任何符合 shell 万用字符<样式>的项目
-k 即 –block-size=1K,以 k 字节的形式表示文件的大小。
-l 除了文件名之外,还将文件的权限、所有者、文件大小等信息详细列出来。
-L, –dereference 当显示符号链接的文件信息时,显示符号链接所指示的对象而并非符号链接本身的信息
-m 所有项目以逗号分隔,并填满整行行宽
-o 类似 -l,显示文件的除组信息外的详细信息。
-r, –reverse 依相反次序排列
-R, –recursive 同时列出所有子目录层
-s, –size 以块大小为单位列出所有文件的大小
-S 根据文件大小排序
–sort=WORD 以下是可选用的 WORD 和它们代表的相应选项:
extension -X status -c
none -U time -t
size -S atime -u
time -t access -u
version -v use -u
-t 以文件修改时间排序
-u 配合 -lt:显示访问时间而且依访问时间排序
配合 -l:显示访问时间但根据名称排序
否则:根据访问时间排序
-U 不进行排序;依文件系统原有的次序列出项目
-v 根据版本进行排序
-w, –width=COLS 自行指定屏幕宽度而不使用目前的数值
-x 逐行列出项目而不是逐栏列出
-X 根据扩展名排序
-1 每行只列出一个文件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离开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离开
- #### pwd命令
1.命令格式:
pwd [选项]
2.命令功能: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
3.常用参数:
一般情况下不带任何参数
如果目录是链接时:
格式:pwd -P 显示出实际路径,而非使用连接(link)路径。
4.常用实例:
实例1:用 pwd 命令查看默认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
命令:
pwd
输出:
[root@localhost ~]# pwd
/root
[root@localhost ~]#
实例2:使用 pwd 命令查看指定文件夹
命令:
pwd
输出:
[root@localhost ~]# cd /opt/soft/
[root@localhost soft]# pwd
/opt/soft
[root@localhost soft]#
实例三:目录连接链接时,pwd -P 显示出实际路径,而非使用连接(link)路径;pwd显示的是连接路径
命令:
pwd -P
输出:
[root@localhost soft]# cd /etc/init.d
[root@localhost init.d]# pwd
/etc/init.d
[root@localhost init.d]# pwd -P
/etc/rc.d/init.d
[root@localhost init.d]#
实例4:/bin/pwd
命令:
/bin/pwd [选项]
选项:
-L 目录连接链接时,输出连接路径
-P 输出物理路径
输出:
[root@localhost init.d]# /bin/pwd
/etc/rc.d/init.d
[root@localhost init.d]# /bin/pwd --help
[root@localhost init.d]# /bin/pwd -P
/etc/rc.d/init.d
[root@localhost init.d]# /bin/pwd -L
/etc/init.d
[root@localhost init.d]#
实例五:当前目录被删除了,而pwd命令仍然显示那个目录
输出:
[root@localhost init.d]# cd /opt/soft
[root@localhost soft]# mkdir removed
[root@localhost soft]# cd removed/
[root@localhost removed]# pwd
/opt/soft/removed
[root@localhost removed]# rm ../removed -rf
[root@localhost removed]# pwd
/opt/soft/removed
[root@localhost removed]# /bin/pwd
/bin/pwd: couldn't find directory entry in “..” with matching i-node
[root@localhost removed]# cd
[root@localhost ~]# pwd
/root
[root@localhost ~]#
- #### rm命令
删除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1.命令格式:
rm [选项] 文件…
2.命令功能:
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如果没有使用- r选项,则rm不会删除目录。如果使用 rm 来删除文件,通常仍可以将该文件恢复原状。
3.命令参数:
-f, --force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
-i, --interactive 进行交互式删除
-r, -R, --recursive 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地删除。
-v, --verbose 详细显示进行的步骤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4.命令实例:
实例一:删除文件file,系统会先询问是否删除。
命令:
rm 文件名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4
-rw-r--r-- 1 root root 56 10-26 14:31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1]# rm log.log
rm:是否删除 一般文件 “log.log”? y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0[root@localhost test1]#
说明:
输入rm log.log命令后,系统会询问是否删除,输入y后就会删除文件,不想删除则数据n。
实例二:强行删除file,系统不再提示。
命令:
rm -f log1.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4
-rw-r--r-- 1 root root 23 10-26 14:40 log1.log
[root@localhost test1]# rm -f log1.log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0[root@localhost test1]#
- #### tail命令
tail 命令从指定点开始将文件写到标准输出.使用tail命令的-f选项可以方便的查阅正在改变的日志文件,tail -f filename会把filename里最尾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且不但刷新,使你看到最新的文件内容.
1.命令格式;
tail[必要参数][选择参数][文件]
2.命令功能:
用于显示指定文件末尾内容,不指定文件时,作为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常用查看日志文件。
3.命令参数:
-f 循环读取
-q 不显示处理信息
-v 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
-c<数目> 显示的字节数
-n<行数> 显示行数
--pid=PID 与-f合用,表示在进程ID,PID死掉之后结束.
-q, --quiet, --silent 从不输出给出文件名的首部
-s, --sleep-interval=S 与-f合用,表示在每次反复的间隔休眠S秒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文件末尾内容
命令:
tail -n 5 log2014.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tail -n 5 log2014.log
2014-09
2014-10
2014-11
2014-12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显示文件最后5行内容
实例2:循环查看文件内容
命令:
tail -f test.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 ping 192.168.120.204 > test.log &
[1] 11891[root@localhost ~]# tail -f test.log
PING 192.168.120.204 (192.168.120.204)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1 ttl=64 time=0.038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2 ttl=64 time=0.036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3 ttl=64 time=0.033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4 ttl=64 time=0.027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5 ttl=64 time=0.032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6 ttl=64 time=0.026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7 ttl=64 time=0.030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8 ttl=64 time=0.029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9 ttl=64 time=0.044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10 ttl=64 time=0.033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0.204: icmp_seq=11 ttl=64 time=0.027 ms
[root@localhost ~]#
说明:
ping 192.168.120.204 > test.log & //在后台ping远程主机。并输出文件到test.log;这种做法也使用于一个以上的档案监视。用Ctrl+c来终止。
实例3:从第5行开始显示文件
命令:
tail -n +5 log2014.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cat log2014.log
2014-01
2014-02
2014-03
2014-04
2014-05
2014-06
2014-07
2014-08
2014-09
2014-10
2014-11
2014-12
==============================
[root@localhost test]# tail -n +5 log2014.log
2014-05
2014-06
2014-07
2014-08
2014-09
2014-10
2014-11
2014-12
- #### grep命令
grep命令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则表达式搜索文本,并把匹 配的行打印出来
1.命令格式:
grep [option] pattern file
2.命令功能:
用于过滤/搜索的特定字符。可使用正则表达式能多种命令配合使用,使用上十分灵活。
3.命令参数:
-a --text #不要忽略二进制的数据。
-A<显示行数> --after-context=<显示行数> #除了显示符合范本样式的那一列之外,并显示该行之后的内容。
-b --byte-offset #在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前,标示出该行第一个字符的编号。
-B<显示行数> --before-context=<显示行数> #除了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外,并显示该行之前的内容。
-c --count #计算符合样式的列数。
-C<显示行数> --context=<显示行数>或-<显示行数> #除了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外,并显示该行之前后的内容。
-d <动作> --directories=<动作> #当指定要查找的是目录而非文件时,必须使用这项参数,否则grep指令将回报信息并停止动作。
-e<范本样式> --regexp=<范本样式> #指定字符串做为查找文件内容的样式。
-E --extended-regexp #将样式为延伸的普通表示法来使用。
-f<规则文件> --file=<规则文件> #指定规则文件,其内容含有一个或多个规则样式,让grep查找符合规则条件的文件内容,格式为每行一个规则样式。
-F --fixed-regexp #将样式视为固定字符串的列表。
-G --basic-regexp #将样式视为普通的表示法来使用。
-h --no-filename #在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前,不标示该行所属的文件名称。
-H --with-filename #在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前,表示该行所属的文件名称。
-i --ignore-case #忽略字符大小写的差别。
-l --file-with-matches #列出文件内容符合指定的样式的文件名称。
-L --files-without-match #列出文件内容不符合指定的样式的文件名称。
-n --line-number #在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前,标示出该行的列数编号。
-q --quiet或--silent #不显示任何信息。
-r --recursive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d recurse”参数相同。
-s --no-messages #不显示错误信息。
-v --revert-match #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
-V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w --word-regexp #只显示全字符合的列。
-x --line-regexp #只显示全列符合的列。
-y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i”参数相同。
4.规则表达式:
grep的规则表达式:
^ #锚定行的开始 如:'^grep'匹配所有以grep开头的行。
$ #锚定行的结束 如:'grep$'匹配所有以grep结尾的行。
. #匹配一个非换行符的字符 如:'gr.p'匹配gr后接一个任意字符,然后是p。
* #匹配零个或多个先前字符 如:'*grep'匹配所有一个或多个空格后紧跟grep的行。
.* #一起用代表任意字符。
[] #匹配一个指定范围内的字符,如'[Gg]rep'匹配Grep和grep。
[^] #匹配一个不在指定范围内的字符,如:'[^A-FH-Z]rep'匹配不包含A-R和T-Z的一个字母开头,紧跟rep的行。
\(..\) #标记匹配字符,如'\(love\)',love被标记为1。
\< #锚定单词的开始,如:'\<grep'匹配包含以grep开头的单词的行。
\> #锚定单词的结束,如'grep\>'匹配包含以grep结尾的单词的行。
x\{m\} #重复字符x,m次,如:'0\{5\}'匹配包含5个o的行。
x\{m,\} #重复字符x,至少m次,如:'o\{5,\}'匹配至少有5个o的行。
x\{m,n\} #重复字符x,至少m次,不多于n次,如:'o\{5,10\}'匹配5--10个o的行。
\w #匹配文字和数字字符,也就是[A-Za-z0-9],如:'G\w*p'匹配以G后跟零个或多个文字或数字字符,然后是p。
\W #\w的反置形式,匹配一个或多个非单词字符,如点号句号等。
\b #单词锁定符,如: '\bgrep\b'只匹配grep。
POSIX字符:
为了在不同国家的字符编码中保持一至,POSIX(The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增加了特殊的字符类,如[:alnum:]是[A-Za-z0-9]的另一个写法。要把它们放到[]号内才能成为正则表达式,如[A- Za-z0-9]或[[:alnum:]]。在linux下的grep除fgrep外,都支持POSIX的字符类。
[:alnum:] #文字数字字符
[:alpha:] #文字字符
[:digit:] #数字字符
[:graph:] #非空字符(非空格、控制字符)
[:lower:] #小写字符
[:cntrl:] #控制字符
[:print:] #非空字符(包括空格)
[:punct:] #标点符号
[:space:] #所有空白字符(新行,空格,制表符)
[:upper:] #大写字符
[:xdigit:] #十六进制数字(0-9,a-f,A-F)
5.使用实例:
实例1:查找指定进程
命令:
ps -ef|grep svn
##### 输出: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svn
root 4943 1 0 Dec05 ? 00:00:00 svnserve -d -r /opt/svndata/grape/
root 16867 16838 0 19:53 pts/0 00:00:00 grep svn
[root@localhost ~]#
说明:
第一条记录是查找出的进程;第二条结果是grep进程本身,并非真正要找的进程。
实例2:查找指定进程个数
命令:
ps -ef|grep svn -c
ps -ef|grep -c svn
输出: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svn -c
2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c svn
2
[root@localhost ~]#
- ### ps命令
ps 为我们提供了进程的一次性的查看,它所提供的查看结果并不动态连续的;如果想对进程时间监控,应该用 top 工具。
kill 命令用于杀死进程。
linux上进程有5种状态:
1. 运行(正在运行或在运行队列中等待)
2. 中断(休眠中, 受阻, 在等待某个条件的形成或接受到信号)
3. 不可中断(收到信号不唤醒和不可运行, 进程必须等待直到有中断发生)
4. 僵死(进程已终止, 但进程描述符存在, 直到父进程调用wait4()系统调用后释放)
5. 停止(进程收到SIGSTOP, SIGSTP, SIGTIN, SIGTOU信号后停止运行运行)
ps工具标识进程的5种状态码:
D 不可中断 uninterruptible sleep (usually IO)
R 运行 runnable (on run queue)
S 中断 sleeping
T 停止 traced or stopped
Z 僵死 a defunct (”zombie”) process
1.命令格式:
ps[参数]
2.命令功能:
用来显示当前进程的状态
3.命令参数:
a 显示所有进程
-a 显示同一终端下的所有程序
-A 显示所有进程
c 显示进程的真实名称
-N 反向选择
-e 等于“-A”
e 显示环境变量
f 显示程序间的关系
-H 显示树状结构
r 显示当前终端的进程
T 显示当前终端的所有程序
u 指定用户的所有进程
-au 显示较详细的资讯
-aux 显示所有包含其他使用者的行程
-C<命令> 列出指定命令的状况
--lines<行数> 每页显示的行数
--width<字符数> 每页显示的字符数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 显示版本显示
实例1:显示所有进程信息,连同命令行
命令:
ps -ef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
UID PID PPID C STIME TTY TIME CMD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2 1 0 Nov02 ? 00:00:01 [migration/0]
root 3 1 0 Nov02 ? 00:00:00 [ksoftirqd/0]
root 4 1 0 Nov02 ? 00:00:01 [migration/1]
root 5 1 0 Nov02 ? 00:00:00 [ksoftirqd/1]
root 6 1 0 Nov02 ? 00:29:57 [events/0]
root 7 1 0 Nov02 ? 00:00:00 [events/1]
root 8 1 0 Nov02 ? 00:00:00 [khelper]
root 49 1 0 Nov02 ? 00:00:00 [kthread]
root 54 49 0 Nov02 ? 00:00:00 [kblockd/0]
root 55 49 0 Nov02 ? 00:00:00 [kblockd/1]
root 56 49 0 Nov02 ? 00:00:00 [kacpid]
……省略部分结果
实例4: ps 与grep 常用组合用法,查找特定进程
命令:
ps -ef|grep ssh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ssh
root 2720 1 0 Nov02 ? 00:00:00 /usr/sbin/sshd
root 17394 2720 0 14:58 ? 00:00:00 sshd: root@pts/0
root 17465 17398 0 15:57 pts/0 00:00:00 grep ssh
- #### kill命令
kill命令用来终止指定的进程(terminate a process)的运行
1.命令格式:
kill[参数][进程号]
2.命令功能:
发送指定的信号到相应进程。不指定型号将发送SIGTERM(15)终止指定进程。如果任无法终止该程序可用“-KILL” 参数,其发送的信号为SIGKILL(9) ,将强制结束进程,使用ps命令或者jobs 命令可以查看进程号。root用户将影响用户的进程,非root用户只能影响自己的进程。
3.命令参数:
-l 信号,若果不加信号的编号参数,则使用“-l”参数会列出全部的信号名称
-a 当处理当前进程时,不限制命令名和进程号的对应关系
-p 指定kill 命令只打印相关进程的进程号,而不发送任何信号
-s 指定发送信号
-u 指定用户
注意:
1、kill命令可以带信号号码选项,也可以不带。如果没有信号号码,kill命令就会发出终止信号(15),这个信号可以被进程捕获,使得进程在退出之前可以清理并释放资源。也可以用kill向进程发送特定的信号。例如:
kill -2 123
它的效果等同于在前台运行PID为123的进程时按下Ctrl+C键。但是,普通用户只能使用不带signal参数的kill命令或最多使用-9信号。
2、kill可以带有进程ID号作为参数。当用kill向这些进程发送信号时,必须是这些进程的主人。如果试图撤销一个没有权限撤销的进程或撤销一个不存在的进程,就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3、可以向多个进程发信号或终止它们。
4、当kill成功地发送了信号后,shell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进程的终止信息。有时这个信息不会马上显示,只有当按下Enter键使shell的命令提示符再次出现时,才会显示出来。
5、应注意,信号使进程强行终止,这常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数据丢失或者终端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发送信号时必须小心,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用kill信号(9),因为进程不能首先捕获它。要撤销所有的后台作业,可以输入kill 0。因为有些在后台运行的命令会启动多个进程,跟踪并找到所有要杀掉的进程的PID是件很麻烦的事。这时,使用kill 0来终止所有由当前shell启动的进程,是个有效的方法。
实例4:彻底杀死进程
命令:
kill –9 3268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vim
root 3268 2884 0 16:21 pts/1 00:00:00 vim install.log
root 3370 2822 0 16:21 pts/0 00:00:00 grep vim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9 3268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bash: kill: (3268) - 没有那个进程
[root@localhost test6]#
复制目录
1.把/home/wwwroot/sinozzz里面的文件和文件夹等复制到home/wwwroot/sinozzz123目录下
cp -rf /home/wwwroot/sinozzz/* /home/wwwroot/sinozzz123
2.把/home/wwwroot/sinozzz123/abc/下的文件夹和文件复制到home/wwwroot/sinozzz123目录下
cp -rf /home/wwwroot/sinozzz123/abc/* /home/wwwroot/sinozzz123 */
3.把/home/wwwroot/sinozzz目录复制到/home/wwwroot/sinozzz123目录下,即把sinozzz复制变成sinozzz123的子目录,变成/home/wwwroot/sinozzz123/sinozzz的路径
cp -rf /home/wwwroot/sinozzz /home/wwwroot/sinozzz123
移动目录
1.使用mv命令剪切文件。
如需要将/home/wwwroot/sinozzz123/music/目录下的1.mp3文件剪切到/home/wwwroot/sinozzz123/abc目录下,执行下面的命令即可:
# mv /home/wwwroot/sinozzz123/music/1.mp3 /home/wwwroot/sinozzz123/abc
2.使用mv命令剪切文件夹。
把/home/wwwroot/sinozzz123/soft文件夹剪切到/home/wwwroot/sinozzz123/abc目录下
# mv /home/wwwroot/sinozzz123/soft /home/wwwroot/sinozzz123/abc
3.使用mv命令剪切文件夹和文件
把/home/wwwroot/sinozzz123/photo/下的文件夹和文件剪切到/home/wwwroot/sinozzz123/abc目录下
# mv /home/wwwroot/sinozzz123/photo/* /home/wwwroot/sinozzz123/abc
目录重命名
在linux下,移动文件跟重命名都是同一个命令,mv(就是move的意思)
命令: mv 源文件名 目标文件名
1.把/home/wwwroot/sinozzz123/index.htm重命名为/home/wwwroot/sinozzz123/index.html
# mv /home/wwwroot/sinozzz123/index.htm /home/wwwroot/sinozzz123/index.html
2.把/home/wwwroot/sinozzz123目录重命名为/home/wwwroot/sinozzz456
# mv /home/wwwroot/sinozzz123 /home/wwwroot/sinozzz456
vi 进入编辑器 qw 保存退出
more more命令和cat的功能一样都是查看文件里的内容,但有所不同的是more可以按页来查看文件的内容,还支持直接跳转行等功能。
Enter 向下n行,需要定义。默认为1行
Ctrl+F 向下滚动一屏
空格键 向下滚动一屏
Ctrl+B 返回上一屏
= 输出当前行的行号
:f 输出文件名和当前行的行号
V 调用vi编辑器
!命令 调用Shell,并执行命令
q 退出more
su 切换用户
sudo root用户
chown chown将指定文件的拥有者改为指定的用户或组,用户可以是用户名或者用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