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不做伪工作者,伪工作者是指那些每天做些应付性的工作,看似把自己搞的很忙,其实做的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对公司的发展不产生什么效果的人。
吴军老师在得到专栏《吴军来信2》中讲到了假努力的情况,我看了之后,收获很大,接下来,我来讲讲我理解的假努力。
什么是假努力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有这种困惑:
1、整天忙忙碌碌,但是最终发现一年到头没有做成什么事?
2、就算做了点事,但实际也没有达到什么效果?
3、自己的能力也没有什么提升,忙了这么多年还在原地打转?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我们很可能是掉入了一个陷阱:假努力。
所谓的假努力就是:表面看上去很努力,其实没有什么效果,最终只感动了我们自己而已。
今天很多人每天忙着看书,学习各种网课,刷各种学习视频,只顾着学,至于学完之后有什么用,从来没想过,学完之后第二天转头就忘了,生活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毕竟假装学习比认真做事轻松得多,上下班路上听一小时音频,要比坐下来认真工作一小时容易得多,很多人看似每天花了不少时间在学习,其实都是给自己找安慰。
人们经常用一些低质量的勤奋,掩盖了真正的懒惰。
总结一下假努力的特点:
1、没有学习和工作的目标
2、盲目学习,没有应用
3、没有认真去做,敷衍了事
如何真努力
那么如何做到真努力呢?
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不要想着走捷径,脚踏实地反而更快
学编程的时候我经常会被《21天精通**》的标题吸引,让人觉的用21天学这门技术就够了。不过,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门技术21天就能精通的话,那么这门技术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
虽然现在有了AI,不会编程的人用AI也能写点代码了,但是AI还不能自动生成复杂的程序,不能直接将AI生成的程序应用于生产环境,还需要专业的程序员来调试和优化。
在编程领域专业的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觉得有了AI编程之后,自己不用学编程也能开发出很厉害的软件,那么就有点异想天开了。因为普通人能用AI编程,那么专业的程序员也能用AI编程,专业程序员用AI编程肯定用得比普通人好,有了AI的加持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是变小了,反而被拉大了。
要做好一件事,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如果你轻轻松松就能做完一件事,要么你是天赋异禀,要么就是粗制滥造。
做一件事该有的技能我们要学会,该花的时间我们要花,不要想着走捷径,弯道超车,很多时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反而走得更好更快。
二、善于思考,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不管学习也好,做事也好,我们应该时常审视自己,多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好好改进。
比如,考试的时候同一个知识点错了很多次,那肯定是那个知识点没搞懂,而不是题目做得不够多去继续刷题,要及时找到问题所在,把那个知识点搞懂。
比如,一个人炒股,天天研究K线,到处打听小道消息,想拿到市场的超额收益,看似很努力,结果最终还是被割了韭菜。投资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要系统的学习,不是瞎忙活就能赚钱的。
如果做事的方法错了,再努力也是假努力。
做事的时候不能只知道用蛮力,要善于思考,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
三、高效做事
花花世界分外精彩,有太多吸引我们关注的东西,然而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什么都去关注,什么都不想错过,往往都是浅尝辄止,难有什么作为。
我们要关注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这件事上,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人和人之间的聪明才智其实都差不多,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无非是更加勤奋努力,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一件事物上,进行了时间的折叠,时间就是他们的护城河。我们想超越他们就得在同样的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行。
我们一天的精力是个常数,一天能做的事情就那么多,我们要在精力最好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
高效的人和低效的人,做事效率的差距可能相差几十倍。如果我们聚焦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长期积累下来,再加上时间的复利,就能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四、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做
我们的工作是做不完的,做完了一件又来了两件,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把所有工作都做完,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聪明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还是要讲讲大家非常熟悉的重要紧急四象限:

我们要根据四象限法则给任务归类,优先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用主要的精力做重要非紧急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要做。
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得做好取舍。
五、完成好过完美
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完美,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完美,誓不罢休,这种想法和决心是挺好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平衡。
完美的东西谁都喜欢,都想要,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追求完美的成本和追求完美额外获得的收益?
你花一个小时写了一篇文章,打算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在发出去之前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先是查错别字,然后调整段落、字体,接着自己又重新把文章读了几遍,接着再修改一下文章结构,打磨下要表达的内容,又花了一个小时,最后选张封面图片又花了半小时。
我多检查一遍,多优化一点总没错吧?
是没错,可是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和额外的获得收益不匹配,或者说把努力用错了地方,文章最重要的是文章本身,而不是排版和配图,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排版和配图上面并不会给文章质量带来多大的提升。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写文章上面。
再举个例子,领导让你交个工作总结的PPT,你为了好好表现,想把PPT做的更完美,挑了几十个模板,认真选择每一个图表,琢磨字体和颜色的搭配,到了最后还晚一天时间才上交。而领导关注的仅仅是你写的工作内容而已,你花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把PPT做的更漂亮,获得的收益其实并不多,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把工作做好。
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不要追求错方向,要把资源投入到产生效益最大的地方,即边际收益最大的地方。
很多事情只要你做到80分就行了,并不需要每件事都做到95分,因为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完成,所以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用经济学的话讲就是:我们要一直去做边际效用最大的事。
最后
其实,我们是不是在假努力,我们自己是知道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我们若真想下定决心做好一件事,就必须付诸真努力,而非假努力。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