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基于浙江大学陈华钧老师的课件学习呢】
万维网:以链接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语义网: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1. 知识图谱的起源
谷歌的知识图谱(Things not Strings)-2012
2. 知识图谱概念的演变
1960年 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s)语义网络作为知识表示的一种方法被提出,主要用于自然语言理解领域
1980s 本体论(Ontology)哲学概念本体被引用到人工智能领域用来刻画知识
1989年 万维网被发明
1998年 语义网(从超文本链接到语义链接)
2006年 链接数据(Linked Data),万维网创始人Tim强调语义网本质是建立开放数据之间的链接
2012年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谷歌发布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搜索引擎产品
知识图谱得益于Web的发展(主要是数据方面),有着来自知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Web和人工智能多个方面的基因。
3.各种语义网项目
Freebase:http://www.freebase.be/
PKUBase:包含130万以上实体、超过1300万知识条目的中文RDF语义知识库 ,由北京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开发
LinkingOPENData:
zhishime:通过从开放的百科数据中抽取结构化数据,首次尝试构建中文通用知识图谱。目前,已融合了三大中

本文探讨知识图谱的起源,从语义网络到谷歌的知识图谱,阐述其在信息系统的转变。知识图谱在Web发展背景下,结合了知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精华。同时,列举了各类语义网项目,如Freebase、DBpedia等。知识图谱的作用包括语义搜索、问答交互等,并与知识库、数据库进行对比,强调其开放性和紧密的数据链接。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4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