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2440 块设备(待续)

本文介绍了块设备和字符设备的主要区别,包括它们的数据处理方式、缓冲机制及访问特性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与块设备相关的数据结构如block_device_operations、gendisk和request_queue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块设备只能以块为单位接受输入和返回输出,而字符设备则以字节为单位
2.块设备对于I/O请求有对应的缓冲区,因此他们可以选择以什么顺序进行响应,字符设备无须缓冲且被直接读写。对于存储设备而言调整读写的顺序作用巨大,因为读写连续的扇区比分离的扇区更快
3.字符设备只能被顺序读写,而块设备可以随机访问。虽然块设备可以随机访问,但是对于硬盘这类机械设备而言,顺序地组织块设备的访问可以提高性能

block_device_operations结构体

struct block_device_operations {
    int (*open) (struct inode *, struct file *);
    int (*release) (struct inode *, struct file *);
    int (*ioctl) (struct inode *, struct file *, unsigned, unsigned long);
    int (*media_changed) (struct gendisk *);
    int (*revalidate_disk) (struct gendisk *);
    struct module *owner;
};

media_changed:被内核调用来检查是否驱动器中的介质已经改变。这个函数仅适用于支持可移动介质的驱动器,通常需要在驱动中增加一个表示介质状态是否改变的标志变量,非可移动设备的驱动不需要实现这个方法
revalidate_disk:用来响应一个介质的改变,它给驱动一个机会来进行必要的工作以实新介质准备好

gendisk结构体
用来表示一个独立的磁盘设备(或分区)

struct gendisk {
    int major;          /* major number of driver */
    int first_minor;
    int minors;         //次设备号,分区数量
    char disk_name[16];     /* name of major driver */
    struct hd_struct **part;    /* [indexed by minor] */
    struct block_device_operations *fops;
    struct request_queue *queue;
    void *private_data;
    sector_t capacity;

    int flags;
    char devfs_name[64];        /* devfs crap */
    int number;         /* more of the same */
    struct device *driverfs_dev;
    struct kobject kobj;

    struct timer_rand_state *random;
    int policy;

    unsigned sync_io;       /* RAID */
    unsigned long stamp, stamp_idle;
    int in_flight;
#ifdef  CONFIG_SMP
    struct disk_stats *dkstats;
#else
    struct disk_stats dkstats;
#endif
};

1

sda:整个分区
sda*:分区(次设备号)

分配gendisk

struct gendisk *alloc_disk(int minors)

增加gendisk

void add_disk(struct gendisk *disk)

释放gendisk

void del_gendisk(struct gendisk *disk)

request_queue结构体
请求队列跟踪等候的块I/O请求。I/O调度器(也称电梯)的工作是以最优性能的方式向驱动提交I/O 请求。对于机械磁头而言,当给定顺序请求时,可是使磁盘顺序地从一头向另一头工作,也就是电梯算法

初始化请求队列

request_queue_t *blk_init_queue(request_fn_proc *rfn, spinlock_t *lock)

清除请求队列

void blk_cleanup_queue(request_queue_t * q)

分配请求队列

request_queue_t *blk_alloc_queue(int gfp_mask)

提交请求

struct request *elv_next_request(request_queue_t *q)

去除请求

void elv_remove_request(request_queue_t *q, struct request *rq)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d37d4dbee12c A: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分支,致力于赋予计算机系统 “看懂” 世界的能力,从图像、视频等视觉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据此决策。 其发展历程颇为漫长。早期图像处理技术为其奠基,后续逐步探索三维信息提取,与人工智能结合,又经历数学理论深化、机器学习兴起,直至当下深度学习引领浪潮。如今,图像生成和合成技术不断发展,让计算机视觉更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计算机视觉综合了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深度学习兴起后,卷积神经网络成为核心工具,能自动提炼复杂图像特征。它的工作流程,首先是图像获取,用相机等设备捕获视觉信息并数字化;接着进行预处理,通过滤波、去噪等操作提升图像质量;然后进入关键的特征提取和描述环节,提炼图像关键信息;之后利用这些信息训练模型,学习视觉模式和规律;最终用于模式识别、分类、对象检测等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视觉用途极为广泛。在安防领域,能进行人脸识别、目标跟踪,保障公共安全;在自动驾驶领域,帮助车辆识别道路、行人、交通标志,实现安全行驶;在医疗领域,辅助医生分析医学影像,进行疾病诊断;在工业领域,用于产品质量检测、机器人操作引导等。 不过,计算机视觉发展也面临挑战。比如图像生成技术带来深度伪造风险,虚假图像和视频可能误导大众、扰乱秩序。为此,各界积极研究检测技术,以应对这一问题。随着技术持续进步,计算机视觉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