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条目化需求#

本文探讨了需求管理的新趋势——条目化需求,包括逐条查询、编辑和状态跟踪的需求条目,以及需求的层级划分,如敏捷中的epic和story。条目化解决了需求碎片化问题,提供了高效的需求状态管理和全程校验机会,确保需求从识别到实现的精准对接。此外,介绍了不同层级需求的表达形式,强调了捕捉干系人期望和指导实现的重要性。

之1:需求不再是传统的SRS文档,而是一条一条的,能够逐条查询,编辑,修改,状态跟踪。比如scrum提出的Backlog中的user story。

之2: 需求条目的层级划分,一级的划分往往是不够的。第一级需求往往收集原始需求素材,难以控制其范围和规模,所以不便于直接开发;第二级需求经过第一级的过滤整理,适合提供给程序开发。在敏捷里常见划分出epic和story,在cmmi中分成了客户需求,产品需求,组件需求。

  不同组织在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还会安排中间的级别,这是为了更贴合组织情况。但是从精益的角度讲,中间产物是潜在的浪费,除非的确有必要,建议二级需求表达是足够了。

之3: 需求碎片化是非常明显的趋势,应当是现实了,条目化是解决需求碎片的唯一高效解。

之4:条目化需求的状态管理能够将需求的最初识别,采纳,确认,实现,验证,上线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变更也能融合在一起,得到目前为止最高效的需求管理。而且支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超越项目级别的生命周期。

之5: 条目化需求获得了逐条全程校验的机会,对比瀑布型需求打包阶段评审,相当于两个层面的切分,1是横向,把大块需求切成了条目,2是纵向,从识别,初步采纳,确认需求,实现,核对,测试等等步步校验,各个角色参与。更加高效更加精准

之6: 对于第一层需求条目的表达形式,常见的有epic,云朵、风筝级用例,业务用例,原始需求等等,其最要点不在于指导后续实现,而是在于捕获干系人真实的期望,要求,所以在表达中尽量采用干系人的语言

之7: 对于第二层需求条目的表达形式,常见的有user story,系统用例,用例,需求用例,其最要点就在于交待并确认软件要实现的特性,要指导后续的实现。如果程序员直接来写第二层需求,那么就可以相对简化。而场景化表述成为当前流行的做法,不再追求传统的提炼归纳或者形式化表达。


#条目化需求# 我现在对条目化和结构化的观点是:碎片式需求不是一个个发现完全没有关系的需求碎片,而是以碎片式一个个发现需求。碎片不是名词,也不是形容词(修饰“需求”),而是副词(修饰“发现”)。需求内在的关联和结构不是敏捷开发或互联网能打破的。

展翅飞_2012 :有什么工具?感兴趣!  回复@展翅飞_2012:许多条目化工具都可以,比如redmine,mantis,jira,polarion,rally,trello,vsts,等等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