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职场中的玻璃格子
我的大学生活算是比较幸福的,我学习计算机专业,自己又喜欢编程,因此大学课程应付起来相对轻松容易,又因为学校推荐,找工作也比较容易,收入还不错,但刚入职,职场就给我了一个下马威。
我喜欢编程,渴望能从事编程类的工作,但第一年加入的一个项目组,分配给我的工作基本就是整理各类图纸和打杂,甚至直到最后被迫离开这个项目组时,我都没能看一眼这个产品的真实运行代码。
在网络上同很多初入职场的人员交流,发现很多人都会碰到类似的困局。学校教育是喂食模式,而职场工作是抢食模式,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老员工可能会把着一部分工作不让新人接触,这是职场的潜规则。实际上,有时候单纯的不教还算好的,故意给你使绊子,或者通过斥责新员工来凸显自己所谓水平的,林林总总,让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无所适从。
如何克服这一点呢?后来我又新加入了一个项目组,该负责人的做法让我很欣赏,也是我职场路上最值得敬佩的几位良师益友之一。
该负责人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很多新技术保持着跟踪,且勇于去尝试和学习。在领导人的带领下,整个项目组成员都在努力追赶着,不经意间,大家会发现自己已经站上了山巅。
后来,自己在带领团队时,也会有意且努力的保持着这个节奏,努力提升着自己的格局,将更多的机会让给跟随自己跌打滚爬的兄弟们。写这本书最初的目的,不仅希望能够系统化的思考整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也是期望能够培养出多个自己出来。而且,我相信如果真有这一天,我个人会获得更大的价值。
如果你不幸碰上了一个保守的领导,怎么办呢?良禽择木而栖,如何找茂盛高大的树木,你心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同时,也希望本书能撑开你的格局。
1.2.2 走弯路的入职学习
我大学毕业后加盟的第一家公司,其主要产品是电力系统微机保护,是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嵌入式设备。为了能够参与具体的产品研发,有两个关键的拦路虎,一个是电力系统知识,另一个是motorola(后改名为freescale,又被nxp收购)的68k芯片及其相关汇编指令。而为了突破这两个拦路虎,公司内流转着两本经典教材,一本是贺家李老师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另一本是《MC68332位单片机结构与应用》。
我记得那可真是一段灰暗的日子,每天硬着头皮阅读这两本书,经常是看不了几页脑袋就晕晕乎乎的了,抬头看看周边的同事,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想问既不好意思,更无从问起,低头看看时间,哇塞,刚过去半小时,这一天咋熬啊。
那段时间网络上流行论坛,我曾将自己的苦恼发表在网络上,一个同样被逼疯的家伙分享了他的遭遇。他们公司使用c语言(那时的我相当羡慕,因为我们还在使用68K汇编),但他自己C语言水平不高。为了提升C语言水平,他领导给他推荐了一部大名鼎鼎的《C Primer Plus》,然后他就经常痛苦的面对着一本大部头发呆,经常是看着后面忘着前面,好不容易耐着性子看上几页,也常常是依旧稀里糊涂的状态。
磕磕碰碰,反反复复,时间就像一把筛子,会将熬不下去的人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