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源代码-> Java 字节码-> 虚拟机->操作系统->显示设备
“ Java 源代码-> Java 字节码”,标准的 Java 编译器 javac 使用的字符集是系统默认的字符集,比如在中文 Windows 操作系统上就是 GBK ,而在 Linux 操作系统上就是ISO-8859-1,所以大家会发现在 Linux 操作系统上编译的类中源文件中的中文字符都出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编译的时候添加 encoding 参数,这样才能够在编译时做到与平台无关。用法是
javac ?Cencoding GBK。
“ Java 字节码->虚拟机->操作系统”, Java 运行环境 (JRE) 分英文版和国际版,但只有国际版才支持非英文字符。 Java 开发工具包 (JDK) 肯定支持多国字符,但并非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安装了 JDK 。很多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持 Java ,都内嵌了 JRE 的国际版本,为自己支持多国字符提供了方便。经过按照支持字符集编译好的Java类就可以在国际版的JavaJRE上运行了。
“操作系统->显示设备”,对于汉字来说,操作系统必须支持并能够显示它。英文操作系统如果不搭配特殊的应用软件的话,是肯定不能够显示中文的。
运行于 Java 应用服务器的 JSP/Servlet 为 Browser 提供 HTML 内容,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有字符编码转换的地方有 :
- JSP 编译。Java 应用服务器将根据 JVM 的 file.encoding 值读取 JSP 源文件,编译生成 JAVA 源文件,再根据 file.encoding 值写回文件系统。如果当前系统语言支持 GBK,那么这时候不会出现 encoding 问题。如果是英文的系统,如 LANG 是 en_US 的 Linux, AIX 或 Solaris,则要将 JVM 的 file.encoding 值置成 GBK 。系统语言如果是 GB2312,则根据需要,确定要不要设置 file.encoding,将 file.encoding 设为 GBK 可以解决潜在的 GBK 字符乱码问题
- Java 需要被编译为 .class 才能在 JVM 中执行,这个过程存在与 a. 同样的 file.encoding 问题。从这里开始 servlet 和 jsp 的运行就类似了,只不过 Servlet 的编译不是自动进行的。对于 JSP 程序 , 对产生的 JAVA 中间文件的编译是自动进行的 ( 在程序中直接调用 sun.tools.javac.Main 类 ). 因此如果在这一步出现问题的话 , 也要检查 encoding 和 OS 的语言环境,或者将内嵌在 JSP JAVA Code 中的静态汉字转为 Unicode, 要么静态文本输出不要放在 JAVA code 中。 对于 Servlet, javac 编译时手工指定 -encoding 参数就可以了。
- Servlet 需要将 HTML 页面内容转换为 browser 可接受的 encoding 内容发送出去。依赖于各 JAVA App Server 的实现方式,有的将查询 Browser 的 accept-charset 和 accept-language 参数或以其它猜的方式确定 encoding 值,有的则不管。因此采用固定 encoding 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对于中文网页,可在 JSP 或 Servlet 中设置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如果页面中有 GBK 字符,则设置为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K",由于 IE 和 Netscape 对 GBK 的支持程度不一样,作这种设置时需要测试一下。 因为 16 位 JAVA char 在网络传送时高 8 位会被丢弃,也为了确保 Servlet 页面中的汉字(包括内嵌的和 servlet 运行过程中得到的)是期望的内码,可以用 PrintWriter out=res.getWriter() 取代 ServletOutputStream out=res.getOutputStream(). PrinterWriter 将根据 contentType 中指定的 charset 作转换 (ContentType 需在此之前指定! ); 也可以用 OutputStreamWriter 封装 ServletOutputStream 类并用 write(String) 输出汉字字符串。 对于 JSP,JAVA Application Server 应当能够确保在这个阶段将嵌入的汉字正确传送出去。
- 这是解释 URL 字符 encoding 问题。如果通过 get/post 方式从 browser 返回的参数值中包含汉字信息, servlet 将无法得到正确的值。SUN 的 J2SDK 中,HttpUtils.parseName 在解析参数时根本没有考虑 browser 的语言设置,而是将得到的值按 byte 方式解析。这是网上讨论得最多的 encoding 问题。因为这是设计缺陷,只能以 bin 方式重新解析得到的字符串;或者以 hack HttpUtils 类的方式解决。参考文章 2 均有介绍,不过最好将其中的中文 encoding GB2312、 CP1381 都改为 GBK,否则遇到 GBK 汉字时,还是会有问题。 Servlet API 2.3 提供一个新的函数 HttpServelet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 用于在调用 request.getParameter(“param_name”) 前指定应用程序希望的 encoding,这将有助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String s1 = request.getParameter(“keyword”);
String s2 = new String(s1.getBytes(“ISO-8859-1”),”GBK”);
getBytes 方法用于将中文字符以“ISO-8859-1”编码方式转化成字节数组,而“GBK” 是目标编码方式。我们从以ISO-8859-1方式编码的数据库中读出中文字符串 s1 ,经过上述转换过程,在支持 GBK 字符集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中就能够正确显示中文字符串 s2 。
- JSP/Servlet 编程中经常出现 encoding 问题的另一个地方是读写数据库中的数据。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都支持数据库 encoding,也就是说在创建数据库时可以指定它自己的字符集设置,数据库的数据以指定的编码形式存储。当应用程序访问数据时,在入口和出口处都会有 encoding 转换。 对于中文数据,数据库字符编码的设置应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GB2312,GBK,UTF-8 等都是可选的数据库 encoding;也可以选择 ISO8859-1 (8-bit),那么应用程序在写数据之前须将 16Bit 的一个汉字或 Unicode 拆分成两个 8-bit 的字符,读数据之后则需将两个字节合并起来,同时还要判别其中的 SBCS 字符。没有充分利用数据库 encoding 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ISO8859-1 不是推荐的数据库 encoding。JSP/Servlet 编程时,可以先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管理功能检查其中的中文数据是否正确。然后应当注意的是读出来的数据的 encoding,JAVA 程序中一般得到的是 Unicode。写数据时则相反。
编码转化的过程如下:
GB2312------------------>Unicode------------->Big5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 public class gb2big5 { ? static int iCharNum=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Input GB2312 file, output Big5 file."); if (args.length!=2) { System.err.println("Usage: jview gb2big5 gbfile big5file"); System.exit(1); String inputString = readInput(args[0]); writeOutput(inputString,args[1]); System.out.println("Number of Characters in file: "+iCharNum+"."); } ? static void writeOutput(String str, String strOutFile) {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strOutFile); Writer out = new OutputStreamWriter(fos, "Big5"); out.write(str); ou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e.printStackTrace(); } } ? static String readInput(String strInFile) {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try {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strInFile);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fis, "GB2312"); Reader in = new BufferedReader(isr); int ch; while ((ch = in.read()) > -1) { iCharNum += 1; buffer.append((char)ch); } in.close(); return buffer.toString();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nul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