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AR进阶图解==>AUTOSAR_SRS_MemoryServices

AUTOSAR内存服务(Memory Services)详解

基于AUTOSAR R4.4.0规范的内存服务模块深度解析

目录

  1. 概述
    1.1 内存服务的作用
    1.2 模块分类
  2. 架构设计
    2.1 层次架构
    2.2 组件关系
  3. NVRAM管理器详解
    3.1 配置结构
    3.2 块管理类型
    3.3 RAM块状态
  4. 状态管理
    4.1 块状态转换
    4.2 错误处理机制
  5. 操作流程
    5.1 初始化流程
    5.2 读写操作
    5.3 错误处理
  6. 总结

1. 概述

1.1 内存服务的作用

AUTOSAR内存服务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标准化接口。它主要负责将关键配置数据、状态信息和应用参数持久化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并在系统重启后恢复这些数据。

内存服务的主要功能包括:

  • 提供标准化的非易失性内存访问接口
  • 管理数据块的读取、写入和擦除操作
  • 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 提供数据冗余和备份机制
  • 支持块级别的错误检测和处理
  • 与诊断服务集成,提供内存相关的诊断功能

1.2 模块分类

AUTOSAR内存服务包含以下核心模块:

  • NVRAM管理(NVRAM Management):定义了非易失性RAM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通用接口
  • NVRAM管理器(NVRAM Manager):实现了NVRAM管理的具体功能,提供数据块管理和读写操作

这些模块位于AUTOSAR服务层,为应用层软件组件提供标准化的内存访问服务。


2. 架构设计

2.1 层次架构

AUTOSAR内存服务模块在整体架构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模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件 应用软件组件(SWCs):
  • 职责: 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逻辑,通过RTE使用内存服务
  • 功能点:
    • 请求数据持久化存储
    • 读取持久化的配置和状态数据
    • 处理内存操作相关的回调和通知
组件 运行时环境(RTE):
  • 职责: 作为应用层和基础软件层之间的通信中间件
  • 功能点:
    • 路由内存服务请求
    • 提供标准化的API接口
    • 处理请求的分发和回调
组件 NVRAM管理(NVRAM Management):
  • 职责: 定义非易失性内存管理的概念模型和标准接口
  • 功能点:
    • 数据持久化存储
    • 数据完整性保护
    • 块管理和冗余处理
组件 NVRAM管理器(NVRAM Manager):
  • 职责: 实现NVRAM管理接口,处理具体的存储操作
  • 功能点:
    • 处理读/写请求
    • 管理块的生命周期
    • 提供错误处理机制
    • 支持数据冗余和CRC校验
组件 存储硬件抽象(Memory Hardware Abstraction):
  • 职责: 抽象底层存储硬件的差异
  • 功能点:
    • 提供统一的存储访问接口
    • 隔离硬件特定细节
    • 实现基本的读写操作
组件 存储驱动(Memory Drivers):
  • 职责: 直接与硬件交互的驱动程序
  • 功能点:
    • 实现硬件级别的读写操作
    • 处理硬件错误和异常
    • 提供硬件状态信息

2.2 组件关系

内存服务模块与其他AUTOSAR模块的主要交互关系:

  1. 与诊断服务的关系:NVRAM管理器向诊断服务提供内存相关的状态和错误信息,支持诊断功能
  2. 与通信服务的关系:当关键数据发生变更时,NVRAM管理器通知通信服务更新相关状态
  3. 与复杂设备驱动的关系:某些特殊存储设备可能通过复杂驱动层直接与NVRAM管理器集成
  4. 与ECU抽象层的关系:NVRAM管理器通过ECU抽象层访问底层存储硬件

这种分层架构确保了内存服务的可移植性和硬件独立性,同时支持AUTOSAR标准化的接口设计。


3. NVRAM管理器详解

3.1 配置结构

NVRAM管理器使用一系列配置结构来管理非易失性存储数据。下图展示了主要的配置类及其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 NvM_ConfigType:
  • 功能: 顶级配置结构,包含NVRAM管理器的全局配置和所有块描述符
  • 关键属性:
    • Common:
      • 描述: 包含通用配置参数
      • 类型: NvM_CommonConfigType
      • 约束: 必须正确配置
    • BlockDescriptorPtr:
      • 描述: 指向块描述符数组的指针
      • 类型: NvM_BlockDescriptorType*
      • 约束: 数组大小必须与BlockCount匹配
    • BlockCount:
      • 描述: 配置的块数量
      • 类型: uint16
      • 取值范围: 1-65535
    • CrcLengthTable:
      • 描述: CRC长度表
      • 类型: uint16[]
      • 约束: 索引必须与块ID对应
类 NvM_CommonConfigType:
  • 功能: 存储NVRAM管理器的通用配置参数
  • 关键属性:
    • MultiBlockCallback:
      • 描述: 多块操作回调函数
      • 类型: uint8
      • 取值范围: 0-255
    • ServiceCallbackPriority:
      • 描述: 服务回调优先级
      • 类型: uint16
      • 取值范围: 0-65535
    • BlockStatusInfoEnabled:
      • 描述: 是否启用块状态信息
      • 类型: boolean
      • 默认值: TRUE
    • WriteAllEnabled:
      • 描述: 是否启用写入所有块功能
      • 类型: boolean
      • 默认值: TRUE
类 NvM_BlockDescriptorType:
  • 功能: 描述单个非易失性内存块的配置
  • 关键属性:
    • BlockManagementType:
      • 描述: 块管理类型
      • 类型: uint8
      • 取值范围: NVM_BLOCK_NATIVE(0), NVM_BLOCK_REDUNDANT(1), NVM_BLOCK_DATASET(2)
    • BlockLength:
      • 描述: 块的大小(字节)
      • 类型: uint16
      • 取值范围: 0-65535
    • BlockUseCrc:
      • 描述: 是否使用CRC校验
      • 类型: boolean
      • 默认值: TRUE
    • BlockWriteProt:
      • 描述: 是否写保护
      • 类型: boolean
      • 默认值: FALSE

以下是NVRAM管理器配置的C语言实现示例:

/* NVRAM管理器配置类型定义 */
typedef struct {
    uint8 MultiBlockCallback;         /* 多块回调函数ID */
    uint16 ServiceCallbackPriority;   /* 服务回调优先级 */
    uint8 ErrorCallbackPriority;      /* 错误回调优先级 */
    uint8 RamBlockStaticCrcLength;    /* RAM块静态CRC长度 */
    boolean BlockStatusInfoEnabled;   /* 是否启用块状态信息 */
    boolean BurstModeEnabled;         /* 是否启用突发模式 */
    boolean CancelAllJobsEnabled;     /* 是否允许取消所有作业 */
    boolean CancelWriteAllJobsEnabled;/* 是否允许取消写入所有作业 */
    boolean InitCrcEnabled;           /* 是否启用初始化CRC */
    boolean MainFunctionProcessingMode;/* 主函数处理模式 */
    boolean WriteAllEnabled;          /* 是否启用写入所有功能 */
    boolean WriteRamBlockStatusEnabled;/* 是否启用RAM块状态写入 */
} NvM_CommonConfigType;

/* 块描述符定义 */
typedef struct {
    uint8 BlockManagementType;       /* 块管理类型 */
    uint8 BlockPriorityValue;        /* 块优先级值 */
    uint16 BlockCrcType;             /* CRC类型 */
    uint16 BlockLength;              /* 块长度(字节) */
    uint16 NvBlockBaseNumber;        /* NV块基础编号 */
    uint16 NvBlockNum;               /* NV块编号 */
    uint16 RamBlockDataAddress;      /* RAM块数据地址 */
    boolean BlockUseCrc;             /* 是否使用CRC */
    boolean BlockWriteProt;          /* 是否写保护 */
    boolean SingleBlockCallback;     /* 是否有单块回调 */
    boolean WriteBlockOnce;          /* 是否只写一次 */
} NvM_BlockDescriptorType;

/* NVRAM管理器配置 */
typedef struct {
    NvM_CommonConfigType Common;                /* 通用配置 */
    const NvM_BlockDescriptorType* BlockDescriptorPtr; /* 块描述符指针 */
    uint16 BlockCount;                         /* 块数量 */
    uint16 CrcLengthTable[10];                 /* CRC长度表 */
    uint16 CrcStartAddressTable[10];           /* CRC起始地址表 */
} NvM_ConfigType;

/* 配置初始化示例 */
const NvM_BlockDescriptorType NvMBlockDescriptors[] = {
    /* 块0: 零块保留 */
    {
        0,                  /* BlockManagementType */
        0,                  /* BlockPriorityValue */
        0,                  /* BlockCrcType */
        0,                  /* BlockLength */
        0,                  /* NvBlockBaseNumber */
        0,                  /* NvBlockNum */
        0,                  /* RamBlockDataAddress */
        FALSE,              /* BlockUseCrc */
        TRUE,               /* BlockWriteProt */
        FALSE,              /* SingleBlockCallback */
        FALSE               /* WriteBlockOnce */
    },
    /* 块1: ECU配置数据 */
    {
        NVM_BLOCK_REDUNDANT,/* BlockManagementType: 冗余块 */
        10,                 /* BlockPriorityValue: 高优先级 */
        NVM_CRC16,          /* BlockCrcType: 16位CRC */
        64,                 /* BlockLength: 64字节 */
        1,                  /* NvBlockBaseNumber */
        1,                  /* NvBlockNum */
        (uint16)&EcuConfigData,/* RamBlockDataAddress */
        TRUE,               /* BlockUseCrc: 使用CRC校验 */
        FALSE,              /* BlockWriteProt: 非写保护 */
        TRUE,               /* SingleBlockCallback: 有单块回调 */
        FALSE               /* WriteBlockOnce: 可多次写入 */
    }
    /* 其他块配置... */
};

/* NVRAM管理器全局配置 */
const NvM_ConfigType NvMConfiguration = {
    /* 通用配置 */
    {
        0,      /* MultiBlockCallback */
        10,     /* ServiceCallbackPriority */
        10,     /* ErrorCallbackPriority */
        2,      /* RamBlockStaticCrcLength */
        TRUE,   /* BlockStatusInfoEnabled */
        FALSE,  /* BurstModeEnabled */
        TRUE,   /* CancelAllJobsEnabled */
        TRUE,   /* CancelWriteAllJobsEnabled */
        TRUE,   /* InitCrcEnabled */
        FALSE,  /* MainFunctionProcessingMode */
        TRUE,   /* WriteAllEnabled */
        TRUE    /* WriteRamBlockStatusEnabled */
    },
    NvMBlockDescriptors,    /* 块描述符指针 */
    2,                      /* 块数量(包括零块) */
    {0, 2, 0, 0, 0, 0, 0, 0, 0, 0}, /* CRC长度表 */
    {0, 0, 0, 0, 0, 0, 0, 0, 0, 0}  /* CRC起始地址表 */
};

3.2 块管理类型

NVRAM管理器支持三种块管理类型,用于适应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

  1. 原生块(Native Block)

    • 基本的存储块类型
    • 无额外冗余或备份
    • 适用于非关键数据
  2. 冗余块(Redundant Block)

    • 包含主数据区和备份数据区
    • 提供数据冗余保护
    • 适用于关键系统数据
    • 支持在主区损坏时从备份区恢复
  3. 数据集块(Dataset Block)

    • 支持多个数据集实例
    • 允许在多个数据集之间切换
    • 适用于需要多版本或配置的数据
    • 提供版本管理功能

每种块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重要性、安全要求和功能需求。

3.3 RAM块状态

NVRAM管理器跟踪每个块的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状态:

  1. 有效(VALID):数据已成功同步到RAM,CRC校验通过
  2. 无效(INVALID):数据可能损坏或未初始化
    • 暂时无效:可能由于临时性错误导致,可恢复
    • 永久无效:由于硬件故障或严重错误导致,不可恢复

RAM块状态影响读写操作的行为和错误处理策略。


4. 状态管理

4.1 块状态转换

NVRAM块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不同的状态转换,下图展示了主要的状态转换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状态 未初始化(UNINITIALIZED):
  • 描述: 电源上电后的初始状态,尚未验证块状态
  • 转换条件:
    • 到永久失效: 初始化发现块损坏
    • 到正在恢复: 初始化时尝试从备份区恢复
    • 到有效: 初始化时验证数据有效
状态 永久失效(PERMANENTLY INVALID):
  • 描述: 块被标记为永久损坏,不可恢复的错误状态
  • 原因:
    • 存储介质物理损坏
    • 块标识符丢失
    • 多次写入失败达到上限
  • 转换条件:
    • 到已请求: 应用请求写入新数据
状态 暂时失效(TEMPORARILY INVALID):
  • 描述: 块被标记为临时无效,可能由于暂时性错误
  • 原因:
    • CRC校验失败
    • 单次写入/读取失败
    • 可以尝试恢复
  • 转换条件:
    • 到有效: 数据恢复或重新验证
    • 到已请求: 应用请求写入新数据
状态 有效(VALID):
  • 描述: 块数据有效且已加载到RAM
  • 特性:
    • CRC校验通过
    • 内容已同步到RAM
    • 可以安全读取
  • 转换条件:
    • 到暂时失效: 被应用程序设置为无效
    • 到已请求: 应用程序请求写入或读取
状态 正在写入(WRITING):
  • 描述: 正在执行写入操作
  • 处理过程:
    • 计算数据CRC
    • 写入主数据区
    • 写入冗余区(如配置)
    • 更新状态信息
  • 转换条件:
    • 到有效: 写入成功完成
    • 到暂时失效: 写入失败但可恢复
    • 到永久失效: 写入失败且不可恢复

4.2 错误处理机制

NVRAM管理器实现了多层次的错误处理机制:

  1. CRC校验

    • 支持8位、16位和32位CRC
    • 在读取时验证数据完整性
    • 在写入前计算并存储CRC值
  2. 冗余处理

    • 对于冗余块,在主区失败时尝试从备份区读取
    • 写入时同时更新主区和备份区
  3. 重试机制

    • 写入失败时支持自动重试
    • 可配置最大重试次数
    • 达到重试上限后标记为永久失效
  4. 错误回调

    • 支持块级别和全局错误回调
    • 允许应用程序响应存储错误
    • 可设置回调优先级
  5. 状态报告

    • 提供API查询块状态
    • 支持错误状态诊断
    • 集成到AUTOSAR诊断框架

5. 操作流程

5.1 初始化流程

NVRAM管理器的初始化过程如下:

  1. 系统启动时调用NvM_Init函数
  2. 初始化内部数据结构和作业队列
  3. 验证所有已配置块的初始状态
  4. 对每个块执行CRC检查(如果配置)
  5. 更新块状态(有效/无效)
  6. 完成初始化,准备处理读写请求

5.2 读写操作

NVRAM读写操作的序列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始化阶段:

函数 NvM_Init(const NvM_ConfigType* cfgPtr):

  • 描述: 初始化NVRAM管理器,设置内部状态和数据结构
  • 参数:
    • cfgPtr [输入]: 指向配置数据的指针,包含所有块描述符和通用设置
  • 返回值:
    • E_OK: 初始化成功
    • E_NOT_OK: 初始化失败
  • 处理流程:
    1. 验证配置数据有效性
    2. 初始化作业队列
    3. 初始化所有块描述符
    4. 验证存储设备可用性
    5. 返回初始化结果
写入操作:

函数 NvM_WriteBlock(BlockId, DataPtr):

  • 描述: 请求将数据写入指定的非易失性内存块
  • 参数:
    • BlockId [输入]: 要写入的块ID,范围从1到配置的最大块数
    • DataPtr [输入]: 指向要写入的数据的指针
  • 返回值:
    • NVM_REQ_PENDING: 请求已接受并加入队列
    • NVM_REQ_NOT_OK: 请求无法处理(例如,参数无效)
  • 处理流程:
    1. 验证参数有效性
    2. 创建写入作业
    3. 将作业添加到队列
    4. 返回请求状态

函数 NvM_MainFunction():

  • 描述: NVRAM管理器的周期性处理函数,处理队列中的作业
  • 参数: 无
  • 返回值: 无
  • 处理流程:
    1. 检查队列中的作业
    2. 处理优先级最高的作业
    3. 对于写入作业:
      • 计算CRC校验
      • 写入数据块
      • 更新作业状态
    4. 处理下一个作业或退出
读取操作:

函数 NvM_ReadBlock(BlockId, DataPtr):

  • 描述: 请求从指定的非易失性内存块读取数据
  • 参数:
    • BlockId [输入]: 要读取的块ID
    • DataPtr [输出]: 指向存储读取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
  • 返回值:
    • NVM_REQ_PENDING: 请求已接受并加入队列
    • NVM_REQ_NOT_OK: 请求无法处理
  • 处理流程:
    1. 验证参数有效性
    2. 创建读取作业
    3. 将作业添加到队列
    4. 返回请求状态

函数 NvM_GetErrorStatus(BlockId, &RequestResultPtr):

  • 描述: 获取指定块的最后一次操作的结果
  • 参数:
    • BlockId [输入]: 块ID
    • RequestResultPtr [输出]: 指向存储请求结果的变量的指针
  • 返回值:
    • E_OK: 操作成功
    • E_NOT_OK: 操作失败
  • 处理流程:
    1. 查询指定块的最新状态
    2. 返回状态值

以下是NVRAM管理器基本读写操作的C语言示例:

/* 初始化NVRAM管理器 */
void InitializeNvmManager(void)
{
    Std_ReturnType result;
    
    /* 调用NvM_Init初始化NVRAM管理器 */
    result = NvM_Init(&NvMConfiguration);
    
    if (result == E_OK) {
        /* 初始化成功 */
        printf("NVRAM Manager initialized successfully\n");
    } else {
        /* 初始化失败 */
        printf("NVRAM Manager initialization failed\n");
    }
}

/* 写入数据到NVRAM块 */
void WriteDataToNvram(uint16 blockId, const uint8* dataPtr)
{
    NvM_RequestResultType requestResult;
    
    /* 请求写入数据 */
    NvM_WriteBlock(blockId, dataPtr);
    
    /* 在实际应用中,不应该在这里等待,应该在周期性任务中调用NvM_MainFunction */
    /* 这里仅作为示例展示完整流程 */
    
    /* 周期性调用MainFunction处理请求 */
    NvM_MainFunction();
    
    /* 检查请求结果 */
    NvM_GetErrorStatus(blockId, &requestResult);
    
    if (requestResult == NVM_REQ_OK) {
        /* 写入成功 */
        printf("Data written to block %d successfully\n", blockId);
    } else if (requestResult == NVM_REQ_PENDING) {
        /* 请求仍在处理中 */
        printf("Write request for block %d is still pending\n", blockId);
    } else {
        /* 写入失败 */
        printf("Failed to write data to block %d, error code: %d\n", blockId, requestResult);
    }
}

/* 从NVRAM块读取数据 */
void ReadDataFromNvram(uint16 blockId, uint8* dataPtr)
{
    NvM_RequestResultType requestResult;
    
    /* 请求读取数据 */
    NvM_ReadBlock(blockId, dataPtr);
    
    /* 周期性调用MainFunction处理请求 */
    NvM_MainFunction();
    
    /* 检查请求结果 */
    NvM_GetErrorStatus(blockId, &requestResult);
    
    if (requestResult == NVM_REQ_OK) {
        /* 读取成功 */
        printf("Data read from block %d successfully\n", blockId);
    } else if (requestResult == NVM_REQ_INTEGRITY_FAILED) {
        /* CRC校验失败 */
        printf("CRC check failed for block %d\n", blockId);
    } else {
        /* 读取失败 */
        printf("Failed to read data from block %d, error code: %d\n", blockId, requestResult);
    }
}

5.3 错误处理

NVRAM管理器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错误情况,主要错误处理流程包括:

  1. 写入错误处理

    • 写入失败时设置块状态为TEMP_INVALID
    • 如果配置允许,尝试重写
    • 达到最大重试次数时标记为PERMANENTLY INVALID
    • 触发错误回调(如配置)
  2. 读取错误处理

    • 主区读取失败时尝试从备份区读取(对于冗余块)
    • CRC校验失败时返回特定错误码
    • 所有恢复尝试失败后,标记块为无效
  3. 恢复机制

    • 对于临时无效的块,可以通过写入新数据恢复
    • 对于永久无效的块,需要重新初始化
    • 支持从ROM默认值恢复(如配置)

6. 总结

AUTOSAR内存服务模块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非易失性数据管理功能,适用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各种数据存储需求。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多层错误处理机制,它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主要优势包括:

  • 标准化接口:符合AUTOSAR规范,确保跨平台兼容性
  • 灵活配置:支持多种块类型和管理模式
  • 数据保护:通过CRC校验和冗余存储保障数据完整性
  • 错误恢复:提供多层次的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
  • 诊断集成:与AUTOSAR诊断框架无缝集成

在实际应用中,开发人员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安全要求,合理配置块类型、CRC校验和冗余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平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aiGer666

慧眼~施主!!!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