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通信协议介绍
语义,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时序,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
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TCP/IP协议
a、应用层
FTP、TELNET、HTTP
SNMP、TFTP、NTP
b、传输层
TCP
UDP
c、网络互连层
IP
d、主机到网络层
以太网
令牌环网
802.2
802.3
HDLC、PPP、FRAME-RELAY
EIA/TIA-232,449,V.35,V.21
3、IP地址和端口号
a、逻辑端口是指逻辑意义上用于区分服务的端口,如TCP/IP协议中的服务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
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
由于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数量较多,为了对端口进行区分,将每个端口进行了编号,这就是端口号。
b、到1992年为止,知名端口号介于1~255之间。256~1023之间的端口号通常都是由Unix系统占用。
A类 0 网络地址 7位
主机地址 24位 1-126
B类 10 网络地址 14位
主机地址 16位
128-191
C类 110 网络地址 21位 主机地址 8位 192-223
D类 1110 多目广播地址28位 224-239
E类 11110 留用 240-255
1. A类地址
1.A类地址
表示范围为:0.0.0.0~126.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0.0.0;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A类网络用第一组数字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后面三组数字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的地址。分配给具有大量主机(直接个人用户)而局域网络个数较少的大型网络。例如IBM公司的网络。
2. B类地址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0.0;B类地址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B类网络用第一、二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后面两组数字代表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3. C类地址
C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少的,采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理。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最后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实际上,还存在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但这两类地址用途比较特殊,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D类地址称为广播地址,供特殊协议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时用。E类地址保留给将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