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慢查询日志

转自:http://www.cnblogs.com/zmduan/archive/2012/12/05/2803392.html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性能尤为重要,或许经过优化及好的解决方案,使你当前感觉不到性能问题的存在,但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

从百万到千万再到几亿,可能问题会随之而来,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数据库的运行效率,添加慢日志查询是很有必要的。

查看日志相关信息:

参数如下:

-slow_launch_time
如果创建线程的时间超过该秒数,服务器增加Slow_launch_threads状态变量。


-slow_query_log
是否记录慢查询。用long_query_time变量的值来确定“慢查询”。


-slow_query_log_file
慢日志文件路径


-long_query_time
慢日志执行时长(秒),超过设定的时间才会记日志

 

日志配制:修改my.ini文件为以下内容

#开启慢日志 1:开启 0:关闭
slow_query_log=1

#设置日志时长 单位(秒)
long_query_time = 2

 

测试慢日志记录信息:

- 查询总记录数

collegets-slow.log日志信息(文件默认存放在datadir目录下)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bin\mysqld, Version: 5.5.23-log (MySQL Community Server (GPL)). started with:
TCP Port: 3306, Named Pipe: (null)
Time                 Id Command    Argument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bin\mysqld, Version: 5.5.23-log (MySQL Community Server (GPL)). started with:
TCP Port: 3306, Named Pipe: (null)
Time                 Id Command    Argument
# Time: 121205 16:09:31
# User@Host: root[root] @  [192.168.17.105]
# Query_time: 2.171875  Lock_time: 0.000000 Rows_sent: 1  Rows_examined: 2381725
SET timestamp=1354694971;
SELECT COUNT(*)
FROM usersession;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配置和分析MySQL慢查询日志。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相关的步骤。记得慢查询日志是用来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阈值的SQL语句的,这对性能优化很有帮助。配置的话,应该是在MySQL的配置文件里设置,比如my.cnf或者my.ini,具体要看操作系统是Linux还是Windows。 首先,配置部分。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开启慢查询日志,设置时间阈值,还有记录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比如,在配置文件中添加log-slow-queries、long_query_time和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这些参数。需要分Linux和Windows两种情况说明,路径可能不同,比如Linux下是my.cnf,而Windows是my.ini。还有,日志文件的权限问题,确保MySQL有写入权限。 然后是分析部分,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查看和分析这些慢查询日志。常用的工具有mysqldumpslow和mysqlsla,这些工具可以汇总日志,方便找出问题SQL。另外,用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也很重要,可以查看索引使用情况,扫描行数等。需要提醒用户定期分析日志,优化后要关闭日志避免性能影响。 可能还需要提到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区别,生产环境一般不长期开启慢查询日志,因为会影响性能。测试环境可以开启进行分析。用户的问题可能涉及到性能调优的整体流程,所以步骤要清晰,从配置到分析到优化。 用户的问题中还引用了三个参考引用,需要结合这些内容。比如引用[1]提到开启慢查询日志用于性能分析,引用[2]讲如何用EXPLAIN分析,引用[3]详细说明了配置方法和分析工具的使用。需要确保回答中正确引用这些资料。 可能用户的实际需求是优化数据库性能,所以除了配置和分析方法,还需要给出优化建议,比如添加索引、重写SQL语句、调整服务器参数等。另外,要注意语法正确,比如在配置文件中参数的正确写法,路径的正确格式,特别是Windows和Linux的路径差异。 还要注意回答的结构,先分点说明配置步骤,再讲分析工具和方法,最后给出优化建议。用户可能对具体命令不熟悉,比如mysqldumpslow的使用示例,给出常用命令会有帮助。同时,提醒用户权限问题和日志文件的管理,避免因为配置错误导致日志无法生成。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涵盖配置方法(分系统)、分析工具使用、执行计划分析,以及优化建议,结合引用内容,确保信息准确可靠。还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步骤清晰,便于用户按照指导操作。</think>### 如何配置和分析MySQL慢查询日志 #### **一、配置MySQL慢查询日志** 1. **修改配置文件** - **Linux系统**:编辑`my.cnf`文件(通常位于`/etc/mysql/`或`/etc/`) - **Windows系统**:编辑`my.ini`文件(通常位于MySQL安装目录下) 在`[mysqld]`模块下添加以下参数: ```ini log-slow-queries = /path/to/slowquery.log # 日志文件路径(需MySQL用户有写权限) long_query_time = 2 # 查询超过2秒则记录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 1 # 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3] ``` 2. **重启MySQL服务** ```bash # Linux systemctl restart mysql # Windows(通过服务管理器或命令行) net stop mysql net start mysql ``` 3. **验证配置** 登录MySQL后执行: ```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 -- 查看慢查询日志状态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 查看时间阈值[^1] ``` --- #### **二、分析慢查询日志** 1. **使用内置工具** - **`mysqldumpslow`**:汇总日志中的慢查询 ```bash mysqldumpslow -s t -t 10 /path/to/slowquery.log # 按时间排序,显示前10条 ``` - **`mysqlsla`**(第三方工具):提供更详细的统计分析[^3]。 2. **EXPLAIN分析具体SQL** 对日志中高频出现的SQL,使用`EXPLAIN`查看执行计划: ```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 30; -- 分析索引使用、扫描行数等[^2] ``` 重点关注`type`(扫描类型)、`rows`(预估行数)、`key`(实际使用索引)。 3. **优化方向** - 为高频查询字段添加索引 - 重写复杂SQL(如减少子查询、避免`SELECT *`) - 调整服务器参数(如`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 **三、注意事项** 1. **生产环境慎用**:长期开启慢查询日志可能影响性能,建议在测试环境调试后关闭。 2. **定期清理日志**:避免日志文件过大占用磁盘空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