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读书,还是想读完书?

本文探讨了读书的本质,强调不应过分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应注重质量。通过深入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文章还提到了禅宗思想中的‘正念’概念,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专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以前,读书前会很想读一本书,但实际读书时,经常是“想读完书”,而不是“想读书”。这种想法经常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痛苦,当你做一件事想着快点做完时,你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件事上了。

  这个问题在我大学时困扰了我很久。我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以至于我常在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中寻找答案。那些书都只能让你更高效地“做完事”,却不能让你在做的过程中更投入一分。

  直到后来离开学校,了解了一小部分禅宗思想,我开始豁然开朗。禅宗讲求摒除心中的杂质,全部精神专注于当下,摒弃过去摒弃未来,任何的多余的念头都可能使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纯粹。禅宗上,这叫“正念”,我非常非常欣赏。

  想想看,你去旅行,那你是为了旅行和生活本身呢,还是为了旅行回来能增加一点谈资、写一篇游记呢?答案是显然的。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心只等着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时只等着回去写游记和炫耀一样,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生活就像这样的旅行,我们今天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迈的每一个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

  回到读书上来,现在我觉得对书的“量”的追求是完全无意义的。如果我在读一本书时专注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远比匆匆翻过更深入的东西,而且还能为人生增加不曾虚度的有趣有意义的几天或几小时。

  对了,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个词叫“flow”,描述人们沉浸在某事中获得的愉悦状态,根据我粗浅通俗的理解,禅宗正念的目标,就是把这种状态扩展延伸到你生命的每一秒。

   知乎上有个很好的问题:大学两年读了大概 200 本书,为什么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呢?

  其中有些精彩的回答道出了个中缘由——“书不在于读完它,而在它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 50 页,有些人能读 100 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同理,如果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的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 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 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 200 本书而脱胎换骨,我因 1000 本书而涅磐重生“,如何?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 200 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Apace实时历史数据库ApaceRDB是长沙软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套基于分布式事务型的通用实时数据库系统,它可以应用于现代工业企业,包括电力、石油、矿山、化工、钢铁、电信、航空等领域,为这些行业的SIS监控系统、仿真系统等提供数据保障。 Apace实时历史数据库Apace提供对实时时序数据的压缩、计算、存储、告警、分发、查询、统计功能,同时,为上层业务系统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接口,包括组态设计器以及Excel扩展报表插件。 Apace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引入了多种创新的技术和理念,各方面的指标在同类软件中都名列前茅。在实时数据采集方面,Apace可以在一台普通服务器上稳定的承载百万点的数据同步更新;在历史数据处理方面,在对多种压缩算法进行研究改进后,创造了Apace独有的魔方无损压缩算法,1万点1年的历史数据仅需5.8GB的空间。同时,Apace独创的索引技术,可以实现检索的时间无关性,即可以从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数据中高效的检索任一时间点的数据;在告警服务里,Apace首度提出了趋势拟合和波动拟合告警,这项技术让Apace的告警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可实现更为复杂的告警规则;在计算服务方面,计算规则可以采用C#、VB.NET或JScript语言进行编写,支持程序集动态引用技术,算法设计者可以使用自定义的第三方程序集(如VC动态链接库),强化了计算服务的计算能力。 Apace实时历史数据库Apace组态图设计器,可以轻松的设计出仿真式组态图、趋势图、报表等各种所需的组态图,Apace已经为用户提供了20多种基础元件,除了这些基础元件以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行业的需要来自定义新的元件;组态图支持客户端脚本编码,可对图中各个元件进行编码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随时对组态图进行预览,以查看实际效果,设计完成后通过内置的发布功能,可随时发布到指定的服务器上以供使用。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