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时代周刊》特约记者/王 耕(北京报道)
近期 6 家 PC 厂商集体抛弃 Windows 的行为,仿佛让业界看到了 Linux 战胜微软的希望。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 6 家 PC 厂商‘集体背叛’微软的提法是一种炒作。”北京中科红旗公司副总裁郑忠源博士在接受《IT 时代周刊》采访时肯定地说。香港即时科研集团驻京代表黄先生也认为:“这 6 家品牌 PC 预装的是瘦桌面系统,主要是顺应 PC 家电化,根本不是为了对抗微软。”中科红旗和即时科研都是以研发Linux操作系统为主的开发商,且后者现为世界第三大 Linux 开发商。
两公司高层同时做出如此表态,是针对北京市场近期传闻在 9 月国内将有 6 家电脑厂商在 PC 产品中预装瘦式 Linux 操作系统。这种系统不强调电脑的 PC 特性,而是更偏重于体现家庭剧院、音乐等家电特色功能,它只保留浏览器和系统管理工具两项传统功能。微软的 Windows 将退化为电脑的普通功能。为此,北京产业界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 PC 厂商开始‘集体背叛’微软,更有甚者将此视为中国 Linux 挑战微软 Windows 的序曲。
风起云涌
郑忠源和黄先生的观点迅速浇灭了人们对“ Windows 激战 Linux ”好戏的热切期待。而这种期待,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宣布联合制定 Linux 东北亚标准,以及联想、方正不久前推出不预装操作系统的电脑“裸机”后,一度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微软全球战略总经理马丁·泰勒在访华途中曾向《IT 时代周刊》表示 Windows 和 Linux 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技术;郑忠源也认为,中科红旗做 Linux,但并不讨厌微软。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商业运作方面,中科红旗都要向对方学习。
话虽如此,Linux 正在逐步蚕食微软的既有市场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郑所在的中科红旗成立于 2000 年,而其开发的红旗 Linux 操作系统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和 Windows 有着激烈交锋。
7 月 22 日,以中科红旗和共创开源等厂商为主的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就在同一天,内地首个“ Linux 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在广东正式启用,今后将为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和软件企业提供 Linux 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支持服务。
此外,即时科研在国内推广 Linux 的雄心也让业内印象深刻。7 月 23 日,由该集团建立的两所大型 Linux 软件研究院同时在北京和大连落成。据悉,不久该公司还将在上海、深圳、西安相继设立研究院。今年以来,类似即时科研集团的企业和机构正在国内营造一种适于 Linux 发展的氛围,使 Linux 与 Windows 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且天平似乎正向有利于 Linux 的一方迅速倾斜。
不仅 Linux 软件企业在步步紧逼,电脑厂商们似乎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微软。8 月 3 日,联想推出了面向乡镇用户的超低价电脑;5 日方正推出的“新锐T系列电脑”,都弃装 Windows 系统,以“裸机”面目出现,令业界大为震惊。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 Linux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 Windows 淡出桌面,但是市场和政策环境已经越来越有利于 Linux 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倾向选择 Linux。在这种形势下,Windows 在国内 PC 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注定会终结。
这一切,无不预示着一场 Linux 市场运动正在到来。
Linux 的困境
国内从 2000 年到现在,IT 企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家企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但是在应用软件领域却潜伏着很大的危机,特别是软件盗版问题让软件开发商们伤透了心。
相比之下,具有官方背景的中科红旗在国内的生存环境算是不错。一直以来,该公司依靠政府订单生存,这让 Linux 同行们羡慕不已。然而,因为其局限性和对业界的影响,Linux 系统目前的主要盈利点仅集中在服务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
在桌面领域,Linux 操作系统和其他桌面办公软件面临相同的问题。中科红旗操作系统,以及永中科技的永中 Office 等相对成熟的桌面软件,在技术上已经接近成熟使用的程度。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建立起成熟的商业模式。
微软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93%,微软靠盗版培养起来的用户群,拒绝使用国产软件是软件厂商们的最大尴尬。政府采购是培养用户群的主要方式,永中科技在江苏省靠中小学场地授权的方式,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电脑用户身上。在江苏,整所学校的软件许可也不过几千块钱,还不足一套微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零售价格。
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国产软件厂商们有苦难言。其实,受到不公平竞争环境影响的不仅仅是软件厂商,IT硬件厂商在 OEM 领域更是受到微软的价格要挟。在利润本来就不高的 PC 厂商面前,操作系统 OEM 价格上下相差几元钱,就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国内现在一线的 PC 厂商,都在以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跑量”生存,他们利润的最大来源在于赚取国家增值税的返税价差。国内一线厂商为了拿到 OEM 的优惠价格,谁敢轻易地拿 OEM 预装在微软面前开玩笑,肯定会影响到下一年度的市场份额。
自主研发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的联想,也不得不把自己的联想幸福 Linux 藏之南山。联想当初做出这样战略选择,目的决不是和微软在桌面系统方面进行正面的竞争。联想研发幸福 Linux,只是其“核战略”的一种市场威慑,在每年一次和 OEM 谈判中获取优惠的市场价格。
联想是一家靠硬件起家的 IT 厂商,搞软件绝对不是联想的强项。技术研发在联想的“技、工、贸”或者是“贸、工、技”的战略组合中,但 Linux 决不是联想战略蓝图上的一颗重要棋子,项目技术研发老总出走,就已昭示出 Linux 在联想的道具作用。
桌面何时对决?
“北京的政府采购,每年都会有红旗中标。”郑忠源明确地表露中科红旗要依赖于政府采购的支持。据他介绍,Linux 操作系统已经在政府、金融、能源、教育、交通、邮政、新闻、彩票、安全等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桌面操作系统和微软正面竞争还不现实,产品真正的成熟乐观估计也得两年的时间。”郑说,“桌面系统竞争的关键,在于完整的产业链条的形成,不仅需要应用软件产品,还有硬件的驱动的配合,甚至整个网络环境和游戏产业对用户使用习惯培养的配合。”
根据市场统计数据,目前在服务器领域 Linux 已经和 Windows 操作系统齐头并进,形成一争高下的格局;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Linux 超过 52%;桌面操作系统,虽然 Linux 和 Windows 相比还差距较大,但目前已经上升到 3.2%。正是在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下,人们正在认识和了解 Linux 桌面系统。预计未来 5 年内,国内 Linux 市场将以每年 46% 左右的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
Linux 除了具有跨平台的优势,此外在网络世界中针对 Linux 的病毒不多。郑忠源说,在广西就有一个乡镇政府的财务人员,因为周围缺少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用户,感到电脑财务数据非常的安全。
郑忠源介绍,Linux 系统和微软 Windows 即将展开的正面竞争,乐观估计要两年的时间,保守地说也就是3年时间。他说:“整个世界产业格局正在沉默中发生着转变。这次,联想和方正推出廉价 PC,就是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
目前,Linux 在国际上已形成以美国、德国、东亚三支主要市场力量,在不同的市场空间对抗着美国微软的操作系统。脚踏两只船的软件应用商们虽然没有背叛微软,但也大都做好了跨平台的准备。
然而,虽然开源运动已是如火如荼,但群龙无首的特性让 Linux 在全球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所以,在近期,东亚地区两次东北亚 OSS 推进论坛上,中国、日本和韩国达成了制定 Asianux 东北亚标准的协议。郑忠源就是两次会议的实际推动者之一。他认为,国际区域性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全球性标准。而 Asianux 东北亚标准协议的出现,也是世界上率先推出区域性 Linux 标准组织。
虽然,Linux 桌面操作系统还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比如缺乏国际互联网环境的软件支持、比如内在技术方面缺少对网络游戏的支持,无法迅速在普通用户中培养的使用习惯。在我们看到这些市场盲区的同时,整个产业链不会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剧烈变化,AMD、戴尔、惠普、浪潮、NEC和Sun在内的主要硬件合作伙伴已同国内 Linux企业开始了很多密切的合作,今后加入合作的厂商会更多。而甲骨文则是目前惟一全面支持 Asianux 的商业软件厂商,将向 Asianux 部署的客户提供全天候支持服务,并且投资日本 Miracle,占其 2/3 的股份。
一场全球化的桌面操作系统的“板块漂移”和“造山运动”,将诞生几座和 Windows 抗衡的 Linux 国际山峰。而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首先站出来。
来自: SOHU
近期 6 家 PC 厂商集体抛弃 Windows 的行为,仿佛让业界看到了 Linux 战胜微软的希望。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 6 家 PC 厂商‘集体背叛’微软的提法是一种炒作。”北京中科红旗公司副总裁郑忠源博士在接受《IT 时代周刊》采访时肯定地说。香港即时科研集团驻京代表黄先生也认为:“这 6 家品牌 PC 预装的是瘦桌面系统,主要是顺应 PC 家电化,根本不是为了对抗微软。”中科红旗和即时科研都是以研发Linux操作系统为主的开发商,且后者现为世界第三大 Linux 开发商。
两公司高层同时做出如此表态,是针对北京市场近期传闻在 9 月国内将有 6 家电脑厂商在 PC 产品中预装瘦式 Linux 操作系统。这种系统不强调电脑的 PC 特性,而是更偏重于体现家庭剧院、音乐等家电特色功能,它只保留浏览器和系统管理工具两项传统功能。微软的 Windows 将退化为电脑的普通功能。为此,北京产业界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 PC 厂商开始‘集体背叛’微软,更有甚者将此视为中国 Linux 挑战微软 Windows 的序曲。
风起云涌
郑忠源和黄先生的观点迅速浇灭了人们对“ Windows 激战 Linux ”好戏的热切期待。而这种期待,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宣布联合制定 Linux 东北亚标准,以及联想、方正不久前推出不预装操作系统的电脑“裸机”后,一度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微软全球战略总经理马丁·泰勒在访华途中曾向《IT 时代周刊》表示 Windows 和 Linux 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技术;郑忠源也认为,中科红旗做 Linux,但并不讨厌微软。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商业运作方面,中科红旗都要向对方学习。
话虽如此,Linux 正在逐步蚕食微软的既有市场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郑所在的中科红旗成立于 2000 年,而其开发的红旗 Linux 操作系统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和 Windows 有着激烈交锋。
7 月 22 日,以中科红旗和共创开源等厂商为主的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就在同一天,内地首个“ Linux 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在广东正式启用,今后将为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和软件企业提供 Linux 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支持服务。
此外,即时科研在国内推广 Linux 的雄心也让业内印象深刻。7 月 23 日,由该集团建立的两所大型 Linux 软件研究院同时在北京和大连落成。据悉,不久该公司还将在上海、深圳、西安相继设立研究院。今年以来,类似即时科研集团的企业和机构正在国内营造一种适于 Linux 发展的氛围,使 Linux 与 Windows 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且天平似乎正向有利于 Linux 的一方迅速倾斜。
不仅 Linux 软件企业在步步紧逼,电脑厂商们似乎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微软。8 月 3 日,联想推出了面向乡镇用户的超低价电脑;5 日方正推出的“新锐T系列电脑”,都弃装 Windows 系统,以“裸机”面目出现,令业界大为震惊。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 Linux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 Windows 淡出桌面,但是市场和政策环境已经越来越有利于 Linux 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倾向选择 Linux。在这种形势下,Windows 在国内 PC 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注定会终结。
这一切,无不预示着一场 Linux 市场运动正在到来。
Linux 的困境
国内从 2000 年到现在,IT 企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家企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但是在应用软件领域却潜伏着很大的危机,特别是软件盗版问题让软件开发商们伤透了心。
相比之下,具有官方背景的中科红旗在国内的生存环境算是不错。一直以来,该公司依靠政府订单生存,这让 Linux 同行们羡慕不已。然而,因为其局限性和对业界的影响,Linux 系统目前的主要盈利点仅集中在服务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
在桌面领域,Linux 操作系统和其他桌面办公软件面临相同的问题。中科红旗操作系统,以及永中科技的永中 Office 等相对成熟的桌面软件,在技术上已经接近成熟使用的程度。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建立起成熟的商业模式。
微软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93%,微软靠盗版培养起来的用户群,拒绝使用国产软件是软件厂商们的最大尴尬。政府采购是培养用户群的主要方式,永中科技在江苏省靠中小学场地授权的方式,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电脑用户身上。在江苏,整所学校的软件许可也不过几千块钱,还不足一套微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零售价格。
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国产软件厂商们有苦难言。其实,受到不公平竞争环境影响的不仅仅是软件厂商,IT硬件厂商在 OEM 领域更是受到微软的价格要挟。在利润本来就不高的 PC 厂商面前,操作系统 OEM 价格上下相差几元钱,就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国内现在一线的 PC 厂商,都在以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跑量”生存,他们利润的最大来源在于赚取国家增值税的返税价差。国内一线厂商为了拿到 OEM 的优惠价格,谁敢轻易地拿 OEM 预装在微软面前开玩笑,肯定会影响到下一年度的市场份额。
自主研发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的联想,也不得不把自己的联想幸福 Linux 藏之南山。联想当初做出这样战略选择,目的决不是和微软在桌面系统方面进行正面的竞争。联想研发幸福 Linux,只是其“核战略”的一种市场威慑,在每年一次和 OEM 谈判中获取优惠的市场价格。
联想是一家靠硬件起家的 IT 厂商,搞软件绝对不是联想的强项。技术研发在联想的“技、工、贸”或者是“贸、工、技”的战略组合中,但 Linux 决不是联想战略蓝图上的一颗重要棋子,项目技术研发老总出走,就已昭示出 Linux 在联想的道具作用。
桌面何时对决?
“北京的政府采购,每年都会有红旗中标。”郑忠源明确地表露中科红旗要依赖于政府采购的支持。据他介绍,Linux 操作系统已经在政府、金融、能源、教育、交通、邮政、新闻、彩票、安全等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桌面操作系统和微软正面竞争还不现实,产品真正的成熟乐观估计也得两年的时间。”郑说,“桌面系统竞争的关键,在于完整的产业链条的形成,不仅需要应用软件产品,还有硬件的驱动的配合,甚至整个网络环境和游戏产业对用户使用习惯培养的配合。”
根据市场统计数据,目前在服务器领域 Linux 已经和 Windows 操作系统齐头并进,形成一争高下的格局;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Linux 超过 52%;桌面操作系统,虽然 Linux 和 Windows 相比还差距较大,但目前已经上升到 3.2%。正是在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下,人们正在认识和了解 Linux 桌面系统。预计未来 5 年内,国内 Linux 市场将以每年 46% 左右的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
Linux 除了具有跨平台的优势,此外在网络世界中针对 Linux 的病毒不多。郑忠源说,在广西就有一个乡镇政府的财务人员,因为周围缺少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用户,感到电脑财务数据非常的安全。
郑忠源介绍,Linux 系统和微软 Windows 即将展开的正面竞争,乐观估计要两年的时间,保守地说也就是3年时间。他说:“整个世界产业格局正在沉默中发生着转变。这次,联想和方正推出廉价 PC,就是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
目前,Linux 在国际上已形成以美国、德国、东亚三支主要市场力量,在不同的市场空间对抗着美国微软的操作系统。脚踏两只船的软件应用商们虽然没有背叛微软,但也大都做好了跨平台的准备。
然而,虽然开源运动已是如火如荼,但群龙无首的特性让 Linux 在全球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所以,在近期,东亚地区两次东北亚 OSS 推进论坛上,中国、日本和韩国达成了制定 Asianux 东北亚标准的协议。郑忠源就是两次会议的实际推动者之一。他认为,国际区域性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全球性标准。而 Asianux 东北亚标准协议的出现,也是世界上率先推出区域性 Linux 标准组织。
虽然,Linux 桌面操作系统还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比如缺乏国际互联网环境的软件支持、比如内在技术方面缺少对网络游戏的支持,无法迅速在普通用户中培养的使用习惯。在我们看到这些市场盲区的同时,整个产业链不会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剧烈变化,AMD、戴尔、惠普、浪潮、NEC和Sun在内的主要硬件合作伙伴已同国内 Linux企业开始了很多密切的合作,今后加入合作的厂商会更多。而甲骨文则是目前惟一全面支持 Asianux 的商业软件厂商,将向 Asianux 部署的客户提供全天候支持服务,并且投资日本 Miracle,占其 2/3 的股份。
一场全球化的桌面操作系统的“板块漂移”和“造山运动”,将诞生几座和 Windows 抗衡的 Linux 国际山峰。而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首先站出来。
来自: SOHU
Linux 与 Windows 的市场竞争态势
近期 6 家 PC 厂商预装瘦式 Linux 系统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是挑战微软 Windows 的序曲。但实际上 Linux 与 Windows 并非对立。目前 Linux 正蚕食微软市场,在服务器和嵌入式领域表现良好,桌面领域虽有发展但面临困境,预计未来几年将与 Windows 展开正面竞争。
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