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中 RDD checkpoint 是通过启动两个独立的 Job 完成的。

在 Spark 中,RDD checkpoint 是通过启动两个独立的 Job 完成的。这两个 Job 分别用于生成 checkpoint 数据更新依赖关系。下面从源码角度深入分析这个机制。


1. 为什么需要两个 Job?

当调用 RDD.checkpoint() 后:

  1. 第一个 Job:将 RDD 的每个分区数据计算后,写入到指定的 checkpoint 存储位置(如 HDFS)。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 RDD 数据物化为可靠存储,减少后续计算的成本。
  2. 第二个 Job:在 checkpoint 成功完成后,更新 RDD 的依赖关系,将原始的血缘依赖(lineage)替换为从 checkpoint 存储加载数据的依赖。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确保后续的计算直接基于 checkpoint 数据,而不是重新计算血缘链。

这两个 Job 是独立的,且按顺序执行,确保 checkpoint 的一致性。


2. 源码分析

以下是 Spark RDD checkpoint 的源码路径和执行过程分析。

2.1 RDD.checkpoint() 的入口

调用 RDD.checkpoint() 方法时:

def checkpoint(): Unit = {
   
   
  if (!isCheckpointedAndMaterialized) {
   
   
    sc.checkpointFile[RDD类型](this)
  }
}

此方法会:

  1. 检查是否已经 checkpointed,如果是,直接返回。
  2. 如果没有,则调用 SparkContextcheckpointFile 方法,提交一个任务将数据写入存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