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创建对象与使用对象

 

      与一个对象相关的职责通常有三类:对象本身所具有的职责、创建对象的职责和使用对象的职责。对象本身的职责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一些数据和行为,可通过一些公开的方法来实现它的职责。在本文中,我们将简单讨论一下对象的创建职责和使用职责。

      在Java语言中,我们通常有以下几种创建对象的方式:

       (1) 使用new关键字直接创建对象;

       (2) 通过反射机制创建对象;  https://www.cnblogs.com/whgk/p/6122036.html

       (3) 通过clone()方法创建对象;

       (4) 通过工厂类创建对象。    https://blog.youkuaiyun.com/lovelion/article/details/7523392

一、什么是反射?

  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获取到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包括私有的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就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通俗点讲,通过反射,该类对我们来说是完全透明的,想要获取任何东西都可以。

  想要使用反射机制,就必须要先获取到该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class),通过字节码文件对象,就能够通过该类中的方法获取到我们想要的所有信息(方法,属性,类名,父类名,实现的所有接口等等),每一个类对应着一个字节码文件也就对应着一个Class类型的对象,也就是字节码文件对象。

  获取字节码文件对象的三种方式。

  1、Class clazz1 = Class.forName("全限定类名");  //通过Class类中的静态方法forName,直接获取到一个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此时该类还是源文件阶段,并没有变为字节码文件。

  2、Class clazz2  = Person.class;    //当类被加载成.class文件时,此时Person类变成了.class,在获取该字节码文件对象,也就是获取自己, 该类处于字节码阶段

  3、Class clazz3 = p.getClass();    //通过类的实例获取该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该类处于创建对象阶段 

二、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在所有的工厂模式中,我们都强调一点:两个类A和B之间的关系应该仅仅是A创建B或是A使用B,而不能两种关系都有。将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分离,也使得系统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有利于对功能的复用和系统的维护。

防止用来实例化一个类的数据和代码在多个类中到处都是,可以将有关创建的知识搬移到一个工厂类中,这在Joshua Kerievsky的《重构与模式》一书中有专门的一节来进行介绍。因为有时候我们创建一个对象不只是简单调用其构造函数,还需要设置一些参数,可能还需要配置环境,如果将这些代码散落在每一个创建对象的客户类中,势必会出现代码重复、创建蔓延的问题,而这些客户类其实无须承担对象的创建工作,它们只需使用已创建好的对象就可以了。此时,可以引入工厂类来封装对象的创建逻辑和客户代码的实例化/配置选项。

使用工厂类还有一个“不是特别明显的”优点,一个类可能拥有多个构造函数,而在Java、C#等语言中构造函数名字都与类名相同,客户端只能通过传入不同的参数来调用不同的构造函数创建对象,从构造函数和参数列表中也许大家根本不了解不同构造函数所构造的产品的差异。但如果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封装在工厂类中,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名字完全不同的工厂方法,每一个工厂方法对应一个构造函数,客户端可以以一种更加可读、易懂的方式来创建对象,而且,从一组工厂方法中选择一个意义明确的工厂方法,比从一组名称相同参数不同的构造函数中选择一个构造函数要方便很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