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存管理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分段式、分页式和段页式的内存管理方式,以及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重点分析了Linux采用的分页式虚拟内存管理系统的实现细节,包括MMU、IOMMU的作用,以及kmalloc、get_free_pages、vmalloc函数的区别。此外,阐述了Linux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划分,以及物理内存映射区域与vmalloc区域的使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内存管理方式:

分段式:逻辑段  < = > 物理段,一层映射,逻辑地址  < = > 物理地址

分页式:逻辑页  < = > 物理页,一层映射,虚拟地址(线性地址)  < = > 物理地址

段页式:逻辑段   < = > 逻辑页  < = > 物理页,两层映射,逻辑地址   < = > 虚拟地址  < = > 物理地址


逻辑页连续而实际物理页不连续,它们通过页表映射,所以有虚拟地址(线性地址)同物理地址之间映射。


现行的linux内存管理是基于分页的虚拟内存管理系统(源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需要软硬件支持如下。

硬件:

地址转换机构

软件:

缺页中断,页面置换。



CPU与内存之间地址称为物理地址。

IO设备同内存之间地址称为总线地址,因为他们通过总线(PCI总线,SCSI总线)连接。

MMU是CPU与内存之间的地址转换机构:虚拟地址 <=> 物理地址

IOMMU是IO设备与内存之间的地址转换机构高:设备虚拟地址 <=>  总线地址


CPU <=> 虚拟地址 <=> MMU <=> 物理地址 <=> 内存 <=> 物理地址 <=> IOMMU <=> 总线地址 <=> IO设备


所以在linux内核中,访问内存时使用的必须都是虚拟地址,而设备使用的可能是物理地址,比如DMA控制器,

它需要内存物理地址起始地址与长度,此时驱动再传递给它的地址必须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kmalloc函数,返回的是虚拟地址。

get_free_pages函数,返回的是逻辑页地址

vmalloc函数,返回的也是虚拟地址。

三者区别如下: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macrossdzh/article/details/5958368

  对于提供了MMU(存储管理器,辅助操作系统进行内存管理,提供虚实地址转换等硬件支持)的处理器而言,Linux提供了复杂的存储管理系统,使得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达到4GB。

      进程的4GB内存空间被人为的分为两个部分--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用户空间地址分布从0到3GB(PAGE_OFFSET,在0x86中它等于0xC0000000),3GB到4GB为内核空间。

      LDD3中内核逻辑地址范围:

      内核空间中,从3G到vmalloc_start这段地址是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该区域中包含了内核镜像、物理页框表mem_map等等),比如我们使用 的 VMware虚拟系统内存是160M,那么3G~3G+160M这片内存就应该映射物理内存。

      LDD3中 内核虚拟地址范围:

     在物理内存映射区之后,就是vmalloc区域。对于 160M的系统而言,vmalloc_start位置应在3G+160M附近(在物理内存映射区与vmalloc_start期间还存在一个8M的gap 来防止跃界),vmalloc_end的位置接近4G(最后位置系统会保留一片128k大小的区域用于专用页面映射)

      kmalloc和get_free_page申请的内存位于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而且在物理上也是连续的,它们与真实的物理地址只有一个固定的偏移,因此存在较简单的转换关系,virt_to_phys()可以实现内核虚拟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
   #define __pa(x) ((unsigned long)(x)-PAGE_OFFSET)
   extern inline unsigned long virt_to_phys(volatile void * address)
   {
        return __pa(address);
   }
上面转换过程是将虚拟地址减去3G(PAGE_OFFSET=0XC000000)。

与之对应的函数为phys_to_virt(),将内核物理地址转化为虚拟地址:
   #define __va(x) ((void *)((unsigned long)(x)+PAGE_OFFSET))
   extern inline void * phys_to_virt(unsigned long address)
   {
        return __va(address);
   }
virt_to_phys()和phys_to_virt()都定义在include/asm-i386/io.h中。

而vmalloc申请的内存则位于vmalloc_start~vmalloc_end之间,与物理地址没有简单的转换关系,虽然在逻辑上它们也是连续的,但是在物理上它们不要求连续。

综上:

1.kmalloc和get_free_page申请的内存位于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返回内核逻辑地址。

2.vmalloc申请的内存则位于vmalloc_start~vmalloc_end之间,返回内核虚拟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