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7)
- 资源 (1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NCP13992 CS 分压计算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NCP13992芯片CS引脚的电流检测分压计算原理与方法。首先明确了LLC拓扑中谐振电容电压与初级电流的关系,以及芯片的输入限制条件(±5V)。核心采用电容分压器为主(C_CS1、C_CS2)、电阻辅助(R_CS1、R_CS2)的结构。分步计算流程包括:1)确定谐振电容最大电压;2)计算目标分压比;3)选择分压电容;4)添加限流电阻;5)验证轻载工况。特别指出常见设计误区,并给出最终计算公式,确保电流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149字)
2025-11-08 23:10:20
699
原创 NCP13992中文版手册 工作原理
NCP13992是一款高性能电流模式谐振控制器,集成600V栅极驱动器和多种保护功能。其主要特性包括:20kHz-750kHz工作频率范围、电流模式控制、自动死区时间生成、轻载高效模式及声学噪声抑制技术。该器件提供完善的保护机制,如过压/过流保护、欠压检测和自动恢复功能。典型应用包括适配器、显示器电源和工业电源等。控制器还支持PFC前级控制,并通过HV引脚实现高压启动,简化系统设计。封装采用16引脚SOIC_NB,符合无铅标准。电气特性方面,工作温度范围-40℃至+125℃,VCC耐压达20V,集成ESD保
2025-11-08 21:40:17
1109
原创 减缓米勒效应的方法
摘要:IGBT半桥拓扑中,上管导通时产生的dV/dt通过下管寄生电容引发米勒效应,可能导致寄生导通。抑制措施包括:1)优化门极电阻RG;2)在G-E间并联电容;3)采用负压驱动;4)门极有源钳位。器件选型方面应优先选择低米勒电容和高阈值电压的IGBT。这些方法可有效减少误触发风险,提高系统可靠性。(146字)
2025-11-05 11:01:37
205
原创 EIA-96精密贴片电阻丝印与阻值对照表
EIA-96标准电阻丝印由两位数字与一位字母组成,前两位数字代码代表基数,跨度与E96系列一致,末位字母代表乘数,阻值为两者的乘积,详细见。以上为常用EIA-96贴片电阻丝印代码表,限于篇幅,部分相对少见的未列出。
2025-10-25 20:40:59
800
原创 常用标准电阻表 | E24标准电阻表
1.0、1.1、1.2、1.3、1.5、1.6、1.8、2.0、2.2、2.4、2.7、3.0、3.3、3.6、3.9、4.3、4.7、5.1、5.6、6.2、6.8、7.5、8.2、9.1,共24个基数值。E24系列标准电阻默认误差范围为±5%,丝印通常为3位,如68kΩ,丝印683。还有一种4位丝印的,误差范围通常为±1%,同为68kΩ,丝印6802。其标称阻值包括: 1.0、1.5、2.2、2.7、3.3、3.9、4.7、5.6、8.2,丝印一般为Rxx。如:R82,即0.82Ω。
2025-10-25 20:23:57
719
原创 杨-米尔斯方程 Fμν = ∂μAν - ∂νAμ + ig[Aμ, Aν]
摘要:杨-米尔斯理论中的规范场强张量Fμν=∂μAν-∂νAμ+ig[Aμ,Aν]是对电磁学场强张量的推广。关键区别在于非阿贝尔规范理论中Aμ是矩阵,其非零对易子[Aμ,Aν]导致规范玻色子存在自相互作用(如胶子)。这一推广使理论能描述弱力和强力,成为标准模型的基础。当[Aμ,Aν]=0时,公式退化为电磁学情形,展现了从阿贝尔到非阿贝尔理论的优美延伸。
2025-10-18 19:11:01
2375
3
原创 UC3842/3845/2842/2845 软启动
本文介绍了在UC3842开关电源中实现软启动功能的电路设计方法。当电源启动时,稳压控制电路升压较慢可能导致短时输出电压失控。通过分析UC3842内部结构,利用其1脚电压与输出脉冲宽度的关系,设计了由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组成的软启动电路:开机时电容缓慢充电,1脚电压超过1.4V后电源才开始输出;启动完成后,电容继续充电至5V使二极管截止;关机时电容通过内部阻抗放电。该设计能确保电源平稳启动,其中软启动时间主要取决于电容容量。
2025-10-17 14:58:26
455
原创 VOFA添加取消光标标记使用方法
该摘要介绍了一个简单的交互功能:双击曲线上的点可添加标记,双击空白处则可取消标记。文中配有两张功能演示图片,展示了标记添加和取消的操作效果。整个交互过程直观易用,通过简单的双击操作即可实现对曲线点的标记管理。
2025-10-15 16:00:37
133
原创 上下管死区时间计算
电力电子变换器中死区时间的计算公式为:tdead = [(最大关断延迟-最小开通延迟)+(最大驱动延迟-最小驱动延迟)]×1.2。该公式通过分析最坏情况下的器件开关延迟(第一部分)和驱动信号传递延迟(第二部分),确保上下管不会直通。1.2的安全系数用于应对参数漂移、测量误差等实际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错误公式中相加关断和开通延迟会高估死区时间,不符合物理事实。正确的计算应基于两个事件完成时间的时间差,而非简单相加。
2025-09-26 11:40:18
871
原创 T型三电平关管顺序要求
摘要: T型三电平拓扑中,IGBT关断必须遵循“外管先关、内管后关”的时序,否则易导致器件损坏。正常导通时,外管与内管共同分担电压;正确关断时,外管先关使电流经内管续流至中点,避免电压过冲;若内管先关,电流路径被强制切断,杂散电感引发高压尖峰击穿器件。这一时序本质是为电流提供低应力续流路径,需通过硬件或软件严格保障。
2025-09-25 14:58:01
1193
1
原创 为什么铜损等于铁损时变压器效率最高
可以看最高出在一定的铁心尺寸、圈数、频率不变的条件下铜损等于铁损变压器的功率最大。变压器的温升(∆T )与铜损(PCu)、铁损(PB)之和成正比;由于频率f 、圈数N 、铁心有效截面积 Ac均为常数,变压器功率P=UI=4.44×B×f×N×Ac×I×。令K=4.44×f×N×Ac×。令PCu+PB=Ploss。变压器功率P=B×N×K;
2025-09-16 09:51:36
221
原创 Allegro PCB转AD
复制AD安装目录下Altium16\System\Allegro2Altium.bat 和 AllegroExportViews.txt 到Allegro安装目录 Cadence17.2…右键点击Allegro2Altium.bat,选择编辑,在第一行的extracta.exe前添加extracta.exe所在路径,其他不要修改。最后得到*.alg 文件,用AD程序打开文–> 导入向导–>allegro design files,添加.alg文件,然后下一步导入完成。Allegro PCB转AD。
2025-08-27 16:26:46
434
原创 LLC同步整流工作原理
1.当谐振电流从上到下时,副边电流流过M1的体二极管,此时VS1-VD1=0.7V,芯片同步打开M1的驱动G1;2.当谐振电流从下到上时,副边电流流过M2的体二极管,此时VS2-VD2=0.7V,芯片同步打开M2的驱动G1;M2处电流截止流不过去,M2驱动处于关闭状态;M1处电流截止流不过去,M1驱动处于关闭状态;
2025-08-08 10:17:21
528
原创 LLC副边电路设计指南
现代高效LLC电源中,副边常采用同步整流(MOSFET替代二极管),此时中心抽头结构仍是大电流的首选(因MOSFET的导通电阻Rds(on)极低)。LLC变压器副边采用中心抽头,输出二极管全波整流,适合低电压高电流;LLC变压器副边采用单端,输出二极管带桥式整流,适合高压低电流;实际设计中还需综合考虑效率目标、成本、散热和拓扑复杂度等因素。
2025-08-04 14:36:18
1132
2
原创 LLC电源原理与设计
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死区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负载增加的时候,LLC的工作频率是减小的。由增益公式可以知道,最大增益Mmax对应的是最小输入电压,所以最大增益是很好确定的,这个图我自己加了标注,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解下,Qmax是最大增益对应最小工作频率的Q值,怎么理解这句话呢,4是Qmax,看4曲线,在fmin处是在曲线的右边,是ZVS处,再看1,2,3曲线,在fmin处是不是都工作在Q值曲线的左边,是在ZCS区域了,所以这里的4曲线是临界点,如果选取的Q值曲线大于4,LLC会工作在ZCS区域,这样就不对了。
2025-08-04 10:39:14
2061
原创 LLC电源原边MOS管DS增加RC吸收对ZVS的影响分析
RC吸收电路的引入可能对LLC的ZVS特性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轻载或高输入电压条件下。设计时应权衡电压尖峰抑制与ZVS性能,通过实验验证具体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2025-07-31 20:55:23
490
原创 【方波电压整流后输出电压推导过程】
全桥整流电路,Vin是输入方波电压,Vo是全桥整流后输出电压,ifsin(wt)>0,Vin=+Vo,ifsin(wt)<0,Vin=-Vo,Vin基波分量VF=4。此结果广泛用于电力电子(如 PWM 逆变器、整流器)的谐波分析和控制设计。sin(wt)/pi怎么推导的。
2025-07-17 10:56:18
911
原创 【交流等效负载电阻的推导】
摘要: 在LLC谐振变换器中,直流负载电阻 ( R ) 可通过功率守恒和傅里叶分析等效为交流侧电阻 ( R_{ac} = \frac{8}{\pi^2} R \approx 0.81R )。推导基于全波整流特性,直流功率 ( V_{out}^2/R ) 与交流基波功率 ( V_{ac}^2/R_{ac} ) 相等,结合整流电压平均值 ( V_{out} = 2V_m/\pi ) 和基波有效值 ( V_{ac} = V_m/\sqrt{2} ) 联立得出。该等效电阻用于谐振腔阻抗匹配,影响软开关实现,实际应用
2025-07-15 20:27:57
1011
原创 鸿蒙电脑系统和统信UOS都是自主可控的系统吗
鸿蒙电脑系统(HarmonyOS)和统信UOS(Unity Operating System)均被定位为。
2025-05-21 13:09:16
2067
原创 LM393比较器的比较翻转电压不对
当输入电压超出共模范围时,比较器的差分输入级无法正常放大信号,导致输出行为不可预测。此时即使V-未超过V+,输出仍可能异常翻转。V+给的基准2.8V,V-电压从1V升到2.3V,比较器就输出0V了,按理论超过2.8V才翻转到0V的。明显超出此范围,导致比较器内部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输入级可能进入非线性区,引发误判。确认V+和V-的接线正确(V+接同相端,V-接反相端),避免极性颠倒导致逻辑反向。问个问题,用的LM393比较器,3.3V供电,比较器输出上拉到3.3V,可兼容2.8V的基准电压。
2025-04-28 21:26:42
1414
原创 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SPWM线电压 线与中点电压有几种电平
这种特性使得 T 型三电平逆变器在降低谐波、提高输出波形质量方面优于传统两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在 SVPWM 调制下通常为。:线电压在 SPWM 调制下具有。调制下,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调制下,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
2025-04-26 09:46:34
756
原创 两电平和三电平逆变器,为何输出相电压分别为五电平和九电平
【两电平和三电平逆变器,为何输出相电压分别为五电平和九电平??上述文章中,该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相电压确实输出了,这与传统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不同。通常,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仅有在您提供的公式中,相电压(对虚拟中点O’)定义为:其中,( S_a, S_b, S_c ) 的取值为,代表每相的开关状态。
2025-04-26 09:27:35
1541
原创 RTL8304问题
各种波形测试,联系技术支持,现场各种改,RTL瑞昱技术支持垃圾的要死,什么都不懂。刚才突然发现,把TXEN的上拉电阻10K去掉就好了,又连续测试了五个板子全。今天整改了一个以太网RTL8304,给你们分享一下。问题是只能发数据,收不到数据。
2025-03-31 19:12:42
823
9
原创 LLC电路中的上管开通时,谐振电感电流为何大于励磁电感电流,两个电感不是串联的吗?
由于变压器负载反射电流的存在,谐振电感Lr的电流为励磁电流与负载电流之和,而励磁电感Lm仅承载励磁电流,因此Lr的电流大于Lm的电流。这一现象反映了LLC电路中能量传递的动态过程,而非简单的串联电流一致性。
2025-03-30 07:54:28
865
原创 AD元件库构建及维护之——DbLib公共元件库的使用教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ltium Designer中构建和使用DbLib公共元件库,通过创建Excel数据库文件,实现元件参数与设计文件同步更新,简化BOM导出,确保元件规范化管理。教程涵盖安装数据库引擎、创建数据库表文件、制作DbLib库文件、调用DbLib库以及建立符号库等步骤。
2024-12-11 15:14:53
682
原创 详细分析为什么半桥LLC变压器匝比要用输入电压的一半来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谐振电路来说,输入电压必须是交流电压,而非直流电压,这是由电容的“隔直通交”特性决定的。根据之前的分析,串联谐振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实际上是Vac,其峰值电压绝对值为Vin/2。通常,人们疑惑为什么计算公式会使用输入电压的一半来计算,尤其是当半桥LLC谐振腔的输入电压被认为是中点电压,其峰值等于LLC电源的输入电压Vin时。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实际上,LLC谐振腔的输入正向方波电压(即中点电压)并未全部参与电路谐振,只有其中的交流部分参与谐振,且交流部分的峰值电压绝对值等于Vin/2。
2024-11-15 11:07:32
2893
JW3651高效率4开关升降压转换器
2025-07-07
T型三电平逆变器仿真模型
2025-04-26
MAAB建模规范4.01版
2018-11-23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