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 reuse

本文探讨了在芯片设计中IP重用的意义,包括节省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和确保可靠性。详细介绍了IP重用的流程,如需求收集、开发、发布、维护和更新,强调了文档的重要性和各角色的责任。此外,指出IP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以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为什么和什么(Why and What)

在芯片的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复杂的SoC芯片迭代设计中,经常需要根据产品定位增加或删减部分功能,如果把这些模块做好后打包放置于某处供其他项目调用,既可以节省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又可以充分验证电路,保证可靠性。

有哪些IP适合这么做呢?BG、DCDC、LDO、ADC、DAC、PLL、XO、SerDes、Aux、TempSensor、ProcessSensor等等。它们的特点就是随处都需要,但对性能的要求不是很高;Layout的Size不会很大,走线不会很复杂,方便随处摆放。

2. 怎么做(How)

想法是好的,关键在于怎么去落实。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可以分为这么几步进行:准备、开发、发布、维护和更新。

2.1 准备——原始需求收集、分析和整理

在项目开始前,先根据公司产品策略收集可能会用到这个模块的场景,并针对相应的场景提出需求。把需求收集起来后取其并集,如果有无法实现或者代价太大的需求,则另立项目或者再商讨修改需求。最后,应该可以得到一份可以实现的、能覆盖所有目标应用场景的、并且有一定远见的设计需求。

接下来需要把这份设计需求转换为Spec文档,请参与讨论的人会签。会签通过就意味着大家对这个IP的设计目标是认可的。

2.2 开发——从需求到实物,从目标到结果

我个人比较喜欢面向Spec设计,因为Spec文档是客观的可量化的经过会签认可的东西,它意味着如果我的设计是满足Spec的,那么我的设计就应该是满足应用需求的。如果实际应用中出现了问题,追责起来也可以避免扯皮。

一旦确定了Spec,那么设计就专心致志的为满足它而努力就行了。Review和测试时重点检查Compliance table就好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