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的MapFile, SetFile, ArrayFile 及 BloomMapFile文件格式<转>

本文介绍了Hadoop中的SequenceFile及其衍生文件格式,包括MapFile、SetFile、ArrayFile和BloomMapFile等。SequenceFile是Hadoop的基础数据文件格式,而其他文件格式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功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equenceFile 是Hadoop 的一个基础数据文件格式,后续讲的 MapFile, SetFile, ArrayFile 及 BloomMapFile 都是基于它来实现的。

  • MapFile – 一个key-value 对应的查找数据结构,由数据文件/data 和索引文件 /index 组成,数据文件中包含所有需要存储的key-value对,按key的顺序排列。索引文件包含一部分key值,用以指向数据文件的关键位置。
  • SetFile – 基于 MapFile 实现的,他只有key,value为不可变的数据。
  • ArrayFile – 也是基于 MapFile 实现,他就像我们使用的数组一样,key值为序列化的数字。
  • BloomMapFile – 他在 MapFile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 /bloom 文件,包含的是二进制的过滤表,在每一次写操作完成时,会更新这个过滤表

7.值得提一下binary stream with zero-compressed encoding

  /**  
   * Serializes a long to a binary stream with zero-compressed encoding.  
   * For -112 <= i <= 127, only one byte is used with the actual value.  
   * For other values of i, the first byte value indicates whether the  
   * long is positive or negative, and the number of bytes that follow.  
   * If the first byte value v is between -113 and -120, the following long  
   * is positive, with number of bytes that follow are -(v+112).  
   * If the first byte value v is between -121 and -128, the following long  
   * is negative, with number of bytes that follow are -(v+120). Bytes are  
   * stored in the high-non-zero-byte-first order.  
   *   
   * @param stream Binary output stream  
   * @param i Long to be serialized  
   *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   
   * 将一个long类型的i,写入输出流DataOutput中  
   * 如果 -112 <= i <= 127,只使用一个byte表示i并写入输出流中  
   * 第一个字节表示i的正负和接下来表示i的字节数  
   * 如果第一个字节-113 <= v <= -120,那么i是正数,并且接下来i占的字节数是-(v+112)(也就是1到8个字节之间)  
   * 如果第一个字节-121 <= v <= -128,那么i是负数,并且接下来的i占的字节数是-(v+120)(也就是1到8个字节之间)  
   * 写入时先写i的高位,再写低位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VLong(DataOutput stream, long i) throws IOException {   
    if (i >= -112 && i <= 127) {   
      stream.writeByte((byte)i);   
      return;   
    }   
         
    int len = -112;   
    if (i < 0) {   
      i ^= -1L; // take one's complement'   
      len = -120;   
    }   
         
    long tmp = i;   
    while (tmp != 0) {   
      tmp = tmp >> 8;   
      len--;   
    }   
         
    stream.writeByte((byte)len);   
         
    len = (len < -120) ? -(len + 120) : -(len + 112);   
         
    for (int idx = len; idx != 0; idx--) {   
      int shiftbits = (idx - 1) * 8;   
      long mask = 0xFFL << shiftbits;   
      stream.writeByte((byte)((i & mask) >> shiftbits));   
    }   
  }
这种编码方式的有点是照顾了绝大多数能够使用一个byte编码的数字,最大的缺点是,两个byte所能编码的数字少了很多,并且两个byte以上长度的编码效率都下降了。 
<think>嗯,用户让我看一下他们的Hadoop主节点配置,具体是core-site.xml中的内容。首先,我需要仔细检查他们提供的XML配置有没有问题。 用户给出的配置有两个属性:hadoop.tmp.dir和fs.defaultFS。先看第一个,hadoop.tmp.dir的路径是file:/usr/local/hadoop/tmp。这里可能存在路径权限的问题。通常Hadoop需要这个目录有正确的读写权限,尤其是运行Hadoop的用户(比如hadoop用户)必须能够访问这个目录。如果权限设置不对,可能会导致各种临时文件无法创建,进而引发服务启动失败。 然后是fs.defaultFS设置为hdfs://namenode:9000。这里的关键是namenode这个主机名是否正确解析。用户需要确保在所有的集群节点中,namenode能够正确解析到主节点的IP地址。如果在/etc/hosts或者DNS中没有正确配置,DataNode和客户端可能无法连接到NameNode,导致集群无法正常工作。 另外,注意到路径中使用了file://前缀,这可能是个问题。因为Hadoop通常期望使用本地文件系统,所以正确的路径应该是类似file:/usr/local/hadoop/tmp(虽然这里用户已经这么写了),但需要确认目录是否存在,并且权限正确。不过,这里用户写的是正确的,可能没问题。 还有一点,hadoop.tmp.dir的位置是否合适。通常建议将这个目录放在一个空间较大的分区,避免因为临时文件占满系统分区导致的问题。如果/usr/local/hadoop/tmp所在的分区空间不足,可能会影响Hadoop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检查用户可能的配置遗漏。比如,是否配置了其他必要的文件如hdfs-site.xml、yarn-site.xml等。不过用户这里只问了core-site.xml,所以可能只需要关注当前配置的问题。 另外,Hadoop版本也是一个因素。不同版本的Hadoop可能有不同的配置要求,需要确认用户的Hadoop版本是否与配置兼容。比如,某些版本可能对端口号有默认值的变化,或者对路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 用户之前的问题是关于DataNode无法启动,现在又检查主节点配置,可能两者有关联。比如,如果fs.defaultFS配置不正确,DataNode可能无法连接到NameNode,导致启动失败。需要确认NameNode的地址和端口是否正确,并且所有节点都能解析这个地址。 最后,建议用户检查日志文件,比如NameNode的日志,看看是否有相关的错误信息,这可以帮助更快定位问题。同时,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可以通过重启Hadoop服务并观察是否出现错误来进行测试。</think>--- ### 一、配置内容分析 您提供的 `core-site.xml` 配置片段包含两个关键属性: ```xml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hadoop.tmp.dir</name> <value>file:/usr/local/hadoop/tmp</value> <description>A base for other temporary directories.</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fs.defaultFS</name> <value>hdfs://namenode:9000</value> <description>The name of the default file system.</description> </property> </configuration> ``` --- ### 二、潜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 1. **`hadoop.tmp.dir` 配置问题** - **路径权限问题**: - 路径 `/usr/local/hadoop/tmp` 需确保 Hadoop 运行用户(如 `hadoop`)拥有读写权限。 - **验证命令**: ```bash # 在NameNode节点检查目录权限 ls -ld /usr/local/hadoop/tmp # 若目录不存在则创建并赋权 sudo mkdir -p /usr/local/hadoop/tmp sudo chown -R hadoop:hadoop /usr/local/hadoop/tmp ``` - **路径格式问题**: - `file:/` 前缀表示本地文件系统,语法正确,但需注意: - 若使用 HDFS 或其他分布式文件系统,需调整前缀(如 `hdfs://`)。 - 此处配置为本地路径,适用于单机或伪分布式模式,**集群模式下需确保所有节点路径一致**。 #### 2. **`fs.defaultFS` 配置问题** - **主机名解析问题**: - `namenode:9000` 要求所有节点(包括从节点)能通过主机名 `namenode` 解析到主节点的 IP 地址。 - **验证方法**: ```bash # 在所有节点执行,检查是否返回正确IP ping namenode # 检查/etc/hosts配置(示例) 192.168.1.100 namenode 192.168.1.101 slave1 ``` - **端口冲突问题**: - Hadoop 默认使用 `8020` 端口作为 NameNode RPC 端口,而 `9000` 是历史常见配置。 - **需确认 `hdfs-site.xml` 中 `dfs.namenode.rpc-address` 是否与 `fs.defaultFS` 端口一致**。 #### 3. **缺少关键配置项** - **推荐补充以下配置**(根据集群需求): ```xml <!-- 设置Hadoop HTTP静态用户(避免权限问题) --> <property> <name>hadoop.http.staticuser.user</name> <value>hadoop</value> </property> <!-- 启用回收站机制(数据误删恢复) --> <property> <name>fs.trash.interval</name> <value>1440</value> <!-- 保留时间(分钟) --> </property> ``` --- ### 三、配置验证步骤 #### 步骤 1:检查目录权限与存在性 ```bash # 在主节点执行 sudo -u hadoop ls /usr/local/hadoop/tmp # 模拟Hadoop用户访问 ``` - 若提示 `Permission denied`,需修复目录权限。 #### 步骤 2:验证主机名解析 ```bash # 在从节点执行 ping namenode nc -zv namenode 9000 # 检查端口连通性 ``` - 若无法解析或连接失败,需修正 `/etc/hosts` 或 DNS 配置。 #### 步骤 3:检查HDFS服务状态 ```bash # 在主节点启动HDFS后验证 hdfs dfsadmin -report # 查看DataNode连接状态 ``` - 正常输出应包含活跃的 DataNode 信息。 --- ### 四、配置优化建议 #### 1. **高可用性配置(可选)** 若为生产环境,建议启用 NameNode HA: ```xml <property> <name>fs.defaultFS</name> <value>hdfs://mycluster</value> <!-- 逻辑名称 -->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services</name> <value>mycluster</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a.namenodes.mycluster</name> <value>nn1,nn2</value> <!-- 两个NameNode --> </property> ``` #### 2. **路径分离优化** - 将 `hadoop.tmp.dir` 指向独立磁盘分区,避免与系统目录争抢空间。 - 示例: ```xml <value>file:/data/hadoop/tmp</value> ``` --- ### 五、总结 - **当前配置问题**: 1. 需验证 `/usr/local/hadoop/tmp` 权限与主机名 `namenode` 解析。 2. 端口 `9000` 需与 `hdfs-site.xml` 中的 NameNode RPC 端口一致。 - **改进方向**: - 补充必要配置项(如静态用户、回收站)。 - 生产环境建议启用高可用性和路径隔离。 通过上述修正和验证,可确保主节点配置支持集群正常通信与数据存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