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优点:
1)代理模式能将代理对象与真正被调用的对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2)代理模式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这样可以起到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代理对象也可以对目标对象调用之前进行其他操作。
缺点:
1)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2)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使用场景:
1)远程代理,也就是为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这样可以隐藏一个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
2)虚拟代理,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通过它来存放实例化需要很长时间的对象。
3)安全代理,用来控制真实对象访问时的权限。
4)智能指引,当调用目标对象时,代理可以处理其他的一些操作。
代理模式,就是被代理者跟代理类共同继承与一个抽象类或者接口,这样两者都会有共同的继承与父类或者接口的方法。我们要代理的就是代理被代理对象执行继承的方法。在代理类把被代理者作为一个成员变量,并在集成的方法体中调用被代理者的继承方法,从而实现了,在代理类继承方法中执行被代理者的继承的同样地方法。
package package0416;
abstract class Subject{
public abstract void request();
}
class Realsubject extends Su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真实的请求!");
}
}
class Proxy extends Subject{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realsubject==null){
realsubject=new Realsubject();
}
realsubject.request();
}
}
public class ProxyMethod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Proxy p=new Proxy();
p.reque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