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接触微信已经近三年,三年期间,笔者也从大学毕业走上了社会。从最初聊陌陌,看米聊到后来的玩微信,其中的转变也大多是因为微信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好友。无疑,腾讯这种连接熟人之间的关系的圈子产品做的是相当的好。
第一次注册微信公众账号的时候是2013年3月份,稀里糊涂的填了一个电话一个身份证照片就注册成功了。那时也是一时兴起,也发表过几篇文章,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吧,一直都没有管理过。
再看现在,做微信运营已经将近半年时间了,在这一条路上也是走的磕磕绊绊,不是多么顺利。微营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探索的道路上也是让想做微营销的人们受尽波折。看到那些微营销大师们全国各地的讲经布道,掠取高额的培训费用,效果怎么样呢?三天两夜下来了,也只是讲了个大概轮廓,想要听精华版的就要拿钱来买。他们是真的土豪,真正的土豪。
如果连注册都不会的话,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已经养成懒惰的习惯了。沿袭微信的界面,公众平台的网页界面也是如此的简单,这也符合微信之父张小龙的初衷打造一款简单高效的产品。
至于公众平台的界面,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不过还好的一点是,功能没有多大的变化,那些设计师也都是在一步一步的试错中来完善的。只要你话花上一天的时间,只要你有教程,公众平台的框架模式,以及运营规则你也就能够摸得七七八八了。
至于,成与败的关键那就是——营销本身。你可以说,是点子,也可以说是技巧,还可以说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去研究属于你的精准客户。
有太多鲜明的例子摆放在我们眼前,但是你看到的只是表象,你也只是惊叹“某人做的有多牛B”“某人卖肉日赚多少万”等等等等。我就想问,你见过吗?你真的了解吗?还是说你被概念和现象所蒙蔽。这就像明星的炒作一样,一段时间不上头条,忙碌的人们都会把你给忘得一干二净。除非你跳上舞台,并且有足够的吸引力,足够的(此处省去四个字)。
以下所属纯属个人见解:
1、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否则你会变得书呢都不是。
2、划一百个圈不如种上一棵树,对于内容做精做深才是王道。
3、只要有强烈的欲望你想去做,就请立刻开始尝试,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你靠拢,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4、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企业是企业,个人是个人,平台是平台,那么你是谁?
5、没有投入怎么会有收获,投入和收获往往是成正比的——这句话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6、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要关注那个点,而不是他是谁,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朋友还是对手。
7、你能够模仿一次,十次,百次。但是一直你都明白,你只是在模仿。除非拐了弯,这才有可能变成你自己的。
8、至少创造一次深入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去了解你,认识你,并且恋上你,这就是认同。
9、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还有短视,但是永远不要忘了这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10、以上所言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