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AIO并发控制参数

70 篇文章 ¥9.90 ¥99.00
本文深入探讨Linux异步I/O(AIO)在并发控制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如何配置和调整这些参数以优化系统性能。内容涵盖AIO接口的使用、参数设置的影响以及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最佳实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LinuxAIO (异步 I/O) 和 SIO (同步 I/O) 的应用场景及区别 #### 同步 I/O (Sync IO) 同步 I/O 特征是在每次执行 I/O 操作时,程序会等待该操作完全结束后才继续后续的任务。这意味着如果读取文件或网络请求耗时较长,则整个进程会被阻塞直到操作完成[^1]。 对于某些应用程序来说,这种方式简单直观,适用于那些对响应时间不敏感且不需要高并发处理能力的情况。例如,在单线程环境中开发的小型工具或者批处理作业中,开发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 Sync IO 来简化逻辑设计并减少复杂度。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FILE *file; char buffer[256]; file = fopen("example.txt", "r"); fread(buffer, sizeof(char), 256, file); // 阻塞直至读取完毕 fclose(file); } ``` #### 异步 I/O (Async IO) 相比之下,AIO 允许发起多个 I/O 请求而不必立即得到结果;相反地,这些请求会在后台被执行,并通过回调函数或其他机制通知应用程序何时完成了特定任务。这使得 CPU 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其他工作而不是闲置等待,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吞吐量[^2]。 在实际应用里,AIO 更适合用于构建高效的 Web 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其他需要支持大量并发连接的服务端软件。因为这类服务通常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同时在线用户访问需求,采用传统的 Sync IO 方式难以满足性能上的要求。 ```c #include <aio.h> struct aiocb aio; // 初始化 aiocb 结构体... memset(&aio, 0, sizeof(aio)); /* 设置必要的参数 */ ... if (aio_read(&aio) == -1){ perror("Error initiating async read"); } while ((ret = aio_error(&aio)) == EINPROGRESS); size_t bytes_read = aio_return(&aio); printf("%zu bytes were successfully read.\n", bytes_read); ``` #### 场景对比 | **特性** | **同步 I/O** | **异步 I/O** | | --- | --- | --- | | 执行方式 | 发起者发出指令后必须等到操作完成后才能做下一步动作 | 可以一次性提交若干个 I/O 请求给操作系统去处理,无需等待每一个单独的结果返回即可继续运行其它代码片段 | | 并发性 | 较低,尤其是在遇到长时间未决的磁盘或网络传输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 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架构下的表现尤为突出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