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个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4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4个32位分组级联以后将生成一个128位的散列值。
步骤
1.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填充
使得其位长度(Bits Length)对512取余的结果等于448。因此,信息的位长度将被扩展至N512+448,即N64+56个字节(Bytes)。
填充方法: 在信息后面填充一个1和无数个0,直到满足长度要求。然后再在后面附加上一个以64位二进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长度。现在的信息字节长度=N*512+448+64=(N+1)*512,即恰好是512的整数倍(填充成这样是为了后面的信息处理)。
2.设置链接变量(Chaining Variable)
MD5中有四个32位的值被称作链接变量的整数参数,分别是:A=0x01234567,B=0x89abcdef,C=0xfedcba98,D=0x76543210。
3.进入算法的四轮循环运算
当设置好四个链接变量后,就开始进入算法的四轮循环。循环的次数是512位信息分组的组数。
将上面四个链接变量复制到另外四个变量中A→a,B→b,C→c,D→d。
主循环有四轮(MD4只有3轮),每轮循环都很相似。第一轮进行16次操作。每次操作对abcd中的三个做一次非线性函数运算,然后将所得的结果一次加上第四个变量、文本的一个子分组和一个常数。再将所得结果向右循环移动一个不定的数值,并加上adcd其中的一个。最后用该结果取代abcd其中的一个。
将每一512字节细分成16个小组,每个小组64位(8个字节);
四个非线性函数 ``` F(X,Y,Z)=(X&Y)|((~X)&Z) G(X,Y,Z)=(X&Z)|(Y&(~Z)) H(X,Y,Z)=X^Y^Z I(X,Y,Z)=Y^(X|(~Z)) ```
设Mj表示消息的第j个子分组(从0到15)`,<<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