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伊始,随着基于第三方支付成功突破了在线交易这一关键瓶径,整个网络电子商务初步呈现出复苏后的一片沸腾景象。目前,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和不断普及,网上支付作为一项“准金融业务”,已经在逐步摆脱监管部门“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今年是中国的“网上支付年”。自年初以来,随着全球范围交易互联互通的实现,国内网上支付已经突破基本制约环境,进入全新阶段。中国网上支付在国际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聚焦和关注中显现了飞速迅猛的发展势头。机票预定、景点旅馆预定、景区门票购买、旅游交费等等相关的业务支付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整个网上支付面对着空前庞大和尚未发的处女市场。然而,机遇与挑战永远是时刻并存的。在长期困扰电子商务的诚信/物流/现金流等问题面前,借助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网上支付的普及和推广,已经成为彻底引爆中国电子商务全面复苏的关键转折。
近一年来,国内已经有不下20家网上支付服务商相继成立;然而,由于缺乏第三方支付机制的约束,始终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避免欺诈的根本解决办法。纵观上半年网上支付行业的总体情况,从烘烘烈烈到遭受假日经济打击,稳步发展、无交易欺诈问题始终是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最大的看点。在采用了第三方安全支付的业务流程和SSL加密技术等安全技术保障后,ipay中国在线支付、支付宝(alipay)、易达信动(1st-pay.net)、首信(易支付)等一小部分较为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成为国内维持交易诚信,彻底避免交易欺诈等行为的标准典范;同时也保持了稳定上升的了良好发展态势。
在近日闭幕的第八届电子商务大会讨论中,与会代表就借助第三方平台机构进行网上支付的普及和推广,推动网络商务发展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今后的所有电子商务活动中,应用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服务,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帐户进行货款支付,将成为网上支付业务走向成熟、完善轨道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