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培训、Android培训、iOS培训、.Net培训、期待与您交流! -------
一、protocol概念及基本使用
1、protocol的基本概念
在写java的时候都会有接口interface这个概念,接口就是一堆方法的声明没有实现,而在OC里面,interface是一个类的头文件的声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口的意思,在OC中,接口是由一个叫做协议的protocol来实现的。
这个里面可以声明一些方法,和java不同的是,它可以声明一些必须实现的方法和选择实现的方法。这个和java是完全不同的。
2、protocol的使用流程
1)定义协议
协议的定义语法:
@protocol协议名称<NSObject>
//方法声明列表
@end;
注意:协议默认的要采纳NSObject的协议。
<span style="font-size:18px;">Run.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protocolRun <NSObject>
-(void)eat;
-(void)run;
@end
</span>
<span style="font-size:18px;">Work.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protocolWork <NSObject>
-(void)myWork;
@end</span>
2)采纳协议
注意:采纳协议要先把要采纳的协议引入过来
(1)类遵守协议
某个类遵守某个协议
<span style="font-size:18px;">@interface 类名 : 父类 <协议名称>
@end
//引入要采纳的协议</span>
<span style="font-size:18px;">#import "Run.h"
//采纳协议
@interfacePerson : NSObject<Run>
@end</span>
某个协议遵守某个或者某些协议,一个协议可以遵守其他多个协议,多个协议之间用逗号 , 隔开。
<span style="font-size:18px;">@protocol 协议名称 <协议名称1,协议名称2>
@end
//引入要采纳的协议
#import "Run.h"
#import "Work.h"
//采纳协议
@interfacePerson : NSObject<Run,Work>
@end</span>
(2)协议遵守协议
<span style="font-size:18px;">@protocol协议名称<其他协议名称>
@end;</span>
3)实现协议中的方法
如果一个类遵守了某个协议,则只需要在这个类的实现(.m)文件中,实现协议的方法就可以了
<span style="font-size:18px;">Person.h
#import "Person.h"
@implementationPerson
-(void)run{
NSLog(@"人会跑");
}
-(void)eat{
NSLog(@"人开始吃东西");
}
-(void)myWork{
NSLog(@"人要工作");
}
@end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autoreleasepool{
Person *p = [[Person alloc]init];
[p myWork];
[p eat];
[p run];
}
return 0;
}</span>
二、protocol其他用法
1、protocol的使用注意
OC中的协议(protocol)使用注意:
1)Protocol:就一个用途,用来声明一大堆的方法(不能声明成员变量),不能写实现;
2)只要某个类遵守了这个协议,就拥有了这个协议中的所有方法声明;
3)只要父类遵守了某个协议,那么子类也遵守;
4)Protocol声明的方法可以让任何类去实现,protocol就是协议;
5)OC不能继承多个类(单继承)但是能够遵守多个协议。继承(:),遵守协议(<>);
6)基协议:<NSObject>是基协议,是最根本最基本的协议,其中声明了很多最基本的方法;
7)协议可以遵守协议,一个协议遵守了另一个协议,就可以拥有另一份协议中的方法声明;
8)协议之间可以有继承关系;
使用protocol时还需要注意的是:protocol也可以采纳其他的协议
9)类如果采纳协议后,实现了协议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
比如:
Person类采纳了Run和Work两个协议,并实现了两个方法
Student类继承了Person类,则此时Student 类中可以调用和重写协议中的方法(实际上是子类Student 继承自Person的方法)。
2、protocol基协议介绍
NSObject是一个基类,最根本最基本的类,任何其他类最终都要继承它,它还有名字也叫NSObject的协议,它是一个基协议,最根本最基本的协议。
NSObject协议中声明很多最基本的方法:
description
retain
release
建议每个新的协议都要遵守NSObject协议
三、protocol中@required和@optional
1、protocol中@required和@optional
@required和@optional是协议方法声明中的两个关键字,他们主要用于控制方法是否要实现(默认是@required),在大多数情况下,用途在于程序员之间的交流
@public
@protected
@private
@package
@required:这个方法必须要实现(若不实现,编译器会发出警告);
@optional这个方法不一定要实现。
四、protocol代理设计模式
1、protocol代理设计模式概念
代理模式概念
传入的对象,代替当前类完成了某个功能,称为代理模式
利用协议实现代理模式的主要思路为:
1)定义一个协议,里面声明代理类需要实现的方法列表;
2)创建一个代理类,遵守上面的代理协议;
3)在需要代理的类中,定义一个对象类型为id且遵守代理协议的成员变量;
4)在类中调用成员变量_delegate(代理)的方法,调用代理类的方法;
5)main.m或其他使用类的文件中为类的成员变量(代理类)赋值。
2、protocol代理模式应用场合
1)当对象A发生了一些行为,想告知对象B (让对象B成为对象A的代理对象);
2)对象B想监听对象A的一些行为 (让对象B成为对象A的代理对象);
3)当对象A无法处理某些行为的时候,想让对象B帮忙处理 (让对象B成为对象A的代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