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硬件需求
1、至少1024MB物理内存(3114848)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2、可用交换区要求如下表:
#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可用内存 | 交换区大小 |
Between 1024 MB and 2048 MB | 1.5 times the size of RAM |
Between 2049 MB and 8192 MB | Equal to the size of RAM |
More than 8192 MB | 0.75 times the size of RAM |
3、400 MB of disk space in the /tmp directory
# df -k /tmp
4、Between 1.5 GB and 3.5 GB of disk space for the Oracle software, depending on the installation type
# df -k
5、1.2 GB of disk space for a preconfigured database that uses file system storage (optional)
# df -k
注意:#表示使用root用户操作,$表示使用oracle 用户进行操作.提示符后面的蓝色部分表示需要输入的命令,一定不要搞错了,不同的用户执行相同的命令,结果是不一样的。(在Linux系统下,用户之间的切换命令是su - username,如果要从oracle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执行$su - root,然后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即可,如果要从root用户切换到oracle用户,执行#su - oracle,注意,从root用户切换到其它任何用户都不需要输入密码。)
二、系统软件需求
Oracle 10gR2并没有过份要求操作系统的版本,但本人强烈建议使用Linux AS4以上版本,因为在低版本的操作系统上安装Oracle 10gR2,可能会遇上很多意外的问题,没必要为这些意外的问题浪费时间。
查看操作系统的版本
# cat /etc/issue
操作系统的时候,请一定要安装C语言的编译器。
三、安装前的准备
1、 修改系统核心参数
# vi /etc/sysctl.conf
确保文件中存在以下行: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268435456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如果文件中没有以上行,就增加,如果有,请修改它的参数值。
特别注意,以上的这些参数照抄就行了,只有一个参数要特别注意,即kernel.shmmax,这个参数要根据服务器的物理内存而定,建议取值为内存的一半,单位是字节,例如,待安装服务器的总物理内存如果是1024MB,那么kernel.shmmax的值应该是512*1024*1024=536870912,即kernel.shmmax = 536870912
2、 检查系统核心参数修改结果
# /sbin/sysctl -p
执行以上命令后,如果文件中有无效的参数,系统就会提示。
3、 修改oracle用户可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的最大数和单个用户可用的最大进程数量
# vi /etc/security/limits.conf
增加以下行
* soft nproc 2047
* hard nproc 16384
* soft nofile 1024
* hard nofile 65536
4、 添加如下的行到/etc/pam.d/login文件
# vi /etc/pam.d/login
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5、 添加如下的行到/etc/profile文件
# vi /etc/profile
if [ $USER = "oracle" ]; then
if [ $SHELL = "/bin/ksh" ]; then
ulimit -p 16384
ulimit -n 65536
else
ulimit -u 16384 -n 65536
fi
fi
6、 增加dba组和oracle用户
增加dba组
# groupadd dba
增加oracle用户
# useradd -g dba -n oracle
修改oracle用户的密码
# passwd oracle
7、 设置oracle数据库的运行环境
# vi /etc/profile.d/sysenv.sh
增加以下行
export ORACLE_BASE=/home/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home/oracle
export NLS_LANG='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
export ORACLE_SID=TM
export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ORACLE_HOME/lib32:$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ORACLE_HOME/bin:$PATH
export LANG=zh_CN.GB18030
注意:ORACLE_SID的值视需求而定。
把/etc/profile.d/sysenv.sh增加可执行权限
# chmod 777 /etc/profile.d/sysenv.sh
8、 重启服务器
# init 6
四、安装Oracle 10gR2
1、 把oracle的安装程序拷贝到任意目录,并解包
$ unzip 10201_database_linux32.zip
注意,由于打包方法的不同,解包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2、 用oracle用户登录图型介面,运行安装介质目录中的runInstaller,如果用root用户一定会安装失败的,还有,如果用root登录后,切换到oracle用户这种方式也不行。
$ ./runInstaller
3、 安装方法
选择“高级安装”
4、 指定产品清单和安装证明
用缺省值
5、 选择安装类型
选择“定制”。
6、 指定主目录详细信息
在“名称”域内输入一个简短一些的名称,如:Ora10G
7、 选择需要安装的产品组件
选择您想安装的产品组件,建议全部选上,用不了多少磁盘空间。
8、 产品特定的先决条件检查
非常重要,Oracle安装程序这时个会检查安装环境是否满足,包括操作系统版本、系统参数、物理内存的大小等。
您必须仔细查看检查结果,如果检查失败,请修改它。
如果一些先决条件检查失败,可能导致安装失败。
9、 选择特权操作系统组产品特定的先决条件检查
用缺省值“dba”
10、 创建数据库
11、 概要列表
12、 安装
13、 配置Oracle的网络服务参数
可选择“执行典型配置”
14、 开始创建数据库
15、 指定数据库标志
全局数据库名和SID一般用同一个名称,即ORACLE_SID,这个SID要和环境变量中的取值一致。
16、 指定数据库的管理选项
用缺省值
17、 设置数据管理员的密码
18、 存储选项
一般是使用文件系统,其它几种涉及到其它的高级概念。
19、 数据库文件所在的位置
用缺省值。
20、 数据库恢复配置
用缺省值。
21、 数据库初始化参数
内存,选择典型,百分比一般为40%左右。
字符集的选择非常重要,请选择支持中文的字符集
连接模式
选择“共享服务器模式”
22、 数据库存储
用缺省值,建好数据库后,再根据需要修改它。
23、 确认创建数据库
注意,您在看到该窗口的时候,很可能只看到上半部分,看不到下半部分,解决方法,把窗口拉小,就可以看到窗口下边的按扭了。
24、 等待创建数据库完成
需要一些时间
25、 执行安装后的脚本
安装完成的最后一个介面,提示您用root用户执行$ORACLE_HOME/oraInventory /orainstRoot.sh和$ORACLE_HOME/root.sh脚本,如果执行root.sh有错误提示,不理它。执行完后,按窗口的提示操作。
安装完成后,如果想用dbstart和dbshut两个指令,就需要修改/etc/oratab这个文件,把最后一个字改成Y。
整个安装过程中,如果安装的选择项不同,细节上会有些区别,所以,要理解整个安装过程,理解Oracle数据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