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1~3层(下三层):主要负责通信功能,称为通信子网层
5~7层(上三层):属于资源子网的功能范畴,称为资源子网层。
4层:起着衔接上、下三层的作用。
具体介绍:
1层:物理层: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电器、功能和规程的特性;提供有关在传输介质上传输非结构的尾流及物理链路故障检测指示。传输单位:位
2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并进行流量控制。传输单位:帧
3层:网络层:网络层为传输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交换网络数据功能,使得传输层摆脱路由选择、交换方式和拥挤控制等网络传输细节;可以为传输层实体建立、维持和拆除一条或多条通信路径;对网络传输中发生的不可恢复的差错予以报告。
4层:传输层:传输层为会话层实体提供透明、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完整性;选择网络层能够提供最适宜的服务;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功能。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