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笔记

本文介绍了Struts2框架的基本原理及配置方法,包括拦截器、Action、OGNL表达式等核心概念,同时还详细阐述了struts.xml配置文件的组成及各标签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truts2笔记

入门

核心点
1. 拦截器intercepto
2. Action
3. ognl表达式与valueStack

基本原理
1. 当通过浏览器发送一个请求
2. 会被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拦截
3. 会调用struts2框架默认的拦截器(interceptor)完成部分功能
4. 在执行Action中操作
5. 根据Action中的方法的执行结果来选择来跳转页面Result视图

Struts2配置文件加载顺序

  1. 第一个加载的是default.properties文件,主要声明了struts2框架的常量
  2. 加载的是一批配置文件
    • Struts-default.xml声明了interceptor result bean
    • Struts-plugin.xml用于插件的配置声明
    • Struts.xml用于我们自己工程使用struts2框架的配置
  3. 加载自定义的struts.properties,用于定制常量
  4. 自定义配置提供
  5. 加载web.xml
  6. bean相关配置

struts.xml文件配置

主要有四个标签
1. package有四个属性
- name属性,就是一个包的名字没啥用
- namespace 决定框架会处理来自哪个路径提交的请求
- extends 指定继承自哪个包,一般是struts-default,如果用到json传输数据,会是json-default
- abstruct 没啥用
2. action
- name属性 与namespace联合使用来确定一个action的访问路径
- class属性 用于指定相应本次请求的当前action类
- method属性 用于指定本次请求当前的action类中的哪个方法执行
3. result 可以配置一组result通过不同的返回值来实现不同的跳转
- name属性 与method的方法的返回值进行匹配,来确定跳转路径
- type 属性常见类型 如下
- dispatcher 默认值,就是转发,返回页面
- chain 转发到一个Action
- redirect 重定向到一个URL
- redirectAction 重定向到一个Action
- strean 向浏览器发送一个流,通常用于文件下载,
- json 需要先继承json-default用于异步请求
4. constant 用于声明常量,常见的配置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struts PUBLIC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DTD Struts Configuration 2.3//EN"
    "http://struts.apache.org/dtds/struts-2.3.dtd">

<struts>

    <!-- 把它设置为开发模式,发布时要设置为false -->
    <constant name="struts.devMode" value="true" />
    <!-- 设置在class被修改时是否热加载,发布时要设置为false -->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classes.reload" value="true"/>
    <!-- 自动动态方法的调用,使用这个设置后可以这样调用:action!method -->
    <constant name="struts.enable.DynamicMethodInvocation" value="true" />
    <!-- 指定jsp文件所在的目录地址 -->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result.path" value="/WEB-INF/content/" />
    <!-- 使用struts-default默认的转换器,如果是rest的使用:rest-default,rest需要rest的jar插件 -->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default.parent.package" value="struts-default"/>
    <!-- 用于配置包名后缀。默认为action、actions、struts-->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package.locators" value="actions" />
    <!-- 用于配置类名后缀,默认为Action,设置后,Struts2只会去找这种后缀名的类做映射 -->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action.suffix" value="Action"/>
    <!-- 设置即使没有@Action注释,依然创建Action映射。默认值是false。因为Convention-Plugin是约定优于配置的风格,
        可以不通过注解根据预先的定义就能访问相应Action中的方法 -->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action.mapAllMatches" value="true"/>
    <!-- 自定义jsp文件命名的分隔符 -->
    <constant name="struts.convention.action.name.separator" value="-" />
    <!-- 国际化资源文件名称 -->
    <constant name="struts.custom.i18n.resources" value="i18n" />
    <!-- 是否自动加载国际化资源文件  -->
    <constant name="struts.i18n.reload" value="true" />
    <!-- 浏览器是否缓存静态内容 -->
    <constant name="struts.serve.static.browserCache" value="false" />
     <!-- 上传文件大小限制设置 -->
    <constant name="struts.multipart.maxSize" value="-1" />
    <!-- 主题,将值设置为simple,即不使用UI模板。这将不会生成额外的html标签 -->
    <constant name="struts.ui.theme" value="simple" />
    <!-- 编码格式 -->
    <constant name="struts.i18n.encoding" value="UTF-8" />

</struts>

Action类

可以通过继承ActionSupport来创建Action类
可以通过通配符来简化action访问方式

<action name = "book_*" class="BookAction" method={1}</action>

Action类中获取页面请求参数

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模型驱动和属性驱动
1. 模型驱动
- action类只要实现ModelDriven接口,从页面中获取到的参数就会自动赋值给对应的实体
2. 属性驱动
- 直接在action类中提供与请求参数匹配的set方法,也能直接获取到参数
分析:
首先框架中有一个类实现了一个拦截器,然后被拦截到,对值栈中分装的参数进行分析,用反射的方式尝试调用参数对应的set方法,如果成功,也就实现了赋值.

获取servletAPI

两种方式
- 通过ServletActionContext静态方法获取
- 获取request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
- 获取response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
- 获取servletContext 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quest()
- 通过实现注入的方法实现
- 获取request 实现ServletRequestAware接口可以获取.
- 获取response 实现ServletResponseAware接口可以获取
- 获取servletContext 实现ServletContextAware接口可以获取.

public class BaseAction implements ServletRequestAware, ServletResponseAware,  
        StrutsStatics {  
    protected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protected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public void set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this.request = request;  

    }  

    public void setServlet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this.response = response;  
    }  
}  

OGNL表达式与ValueStack

  • 获取ValueStack
//通过ActionContext来获取值栈
ValueStack valueStack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getValueStack();
  • 向ValueStack存储数据
//第一种方法,直接压栈
valueStack.push("itcast");
//第二种方法,将参数分装到了一个hashMap中
valueStack.set("username","tom");
  • 利用OGNL表达式从值栈中获取数据

    • 要使用OGNL表达式,就先要在jsp文件的页首声明

      
      <%@taglib prefix="s" uri="/struts-tags"%>
    • 如果是push方法存入的数据

      <!-- 根据在值栈中的位置获取 -->
      <s:property value = "[0].top"/>
    • 如果是用set方法存入的数据

      <!-- 根据对应键查找值 -->
      <s:property value = "name"/>

interceptor拦截器

关于拦截器的详细介绍:Struts2拦截器

我们使用拦截器可以在action执行前后进行处理工作,之前的工作可以模拟过滤器的效果,之后可以模拟监听器的效果

所有的Interceptor都要实现一个接口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

接口有三个方法,分别是

  • init()用于创建
  • destory()用于销毁
  • intercept(ActiongInvocation invocation)用于做处理

只需要在应用程序struts.xml文件中通过<include file="struts-default.xml" />将struts-default.xml文件包含进来,并继承其中的struts-default包(package),最后在定义Action时,使用<interceptor-ref name="xx" />引用拦截器或拦截器栈(interceptor stack)

Struts2的注解开发

要使用Struts2的注解,我们必须引入一个jar包
pom坐标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struts</groupId>
            <artifactId>struts2-conventio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struts2.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常用注解
- @Namespace 来代替<package namespace="">
- @ParentPackage来代替<package extends="">
- @Action 来描述关于<Action>的配置
- value用于描述Action的name属性
- result用来描述结果类型的配置<result>
- type用来描述返回结果的类型相当于type属性
- location属性用于替代以前写在Action标签中的返回路径
- @Actions的作用是通过多个映射来访问同一个action
- @InterceptorRef用于指定拦截器

CH341A编程器是一款广泛应用的通用编程设备,尤其在电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中,它被用来烧录各种类型的微控制器、存储器和其他IC芯片。这款编程器的最新版本为1.3,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对25Q256等32M芯片的支持。 25Q256是一种串行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配置数据或其他非易失性信息。32M在这里指的是存储容量,即该芯片可以存储32兆位(Mbit)的数据,换算成字节数就是4MB。这种大容量的存储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都有应用,例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设备等。 CH341A编程器的1.3版更新,意味着它可以与更多的芯片型号兼容,特别是针对32M容量的芯片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编程效率和稳定性。26系列芯片通常指的是Microchip公司的25系列SPI(串行外围接口)EEPROM产品线,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小体积、低功耗和非易失性存储的应用场景。 全功能版的CH341A编程器不仅支持25Q256,还支持其他大容量芯片,这意味着它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这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器、EPROM、EEPROM、闪存、逻辑门电路等多种类型芯片的编程。 使用CH341A编程器进行编程操作时,首先需要将设备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然后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编程软件。在本例中,压缩包中的"CH341A_1.30"很可能是编程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后,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选择需要编程的芯片类型,加载待烧录的固件或数据,然后执行编程操作。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正确设置芯片的电压、时钟频率等参数,以防止损坏芯片。 CH341A编程器1.3版是面向电子爱好者和专业工程师的一款实用工具,其强大的兼容性和易用性使其在众多编程器中脱颖而出。对于需要处理25Q256等32M芯片的项目,或者26系列芯片的编程工作,CH341A编程器是理想的选择。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和升级,它保持了与现代电子技术同步,确保用户能方便地对各种芯片进行编程和调试。
内存分区情况的分析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MCU(微控制器)环境中。标题提到的工具是一款专为分析Linux环境下的`gcc-map`文件设计的工具,这类文件在编译过程结束后生成,包含了程序在目标设备内存中的布局信息。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程序在RAM、ROM以及FLASH等存储区域的占用情况,从而进行优化。 `gcc-map`文件通常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1. **符号表**:列出所有定义的全局和静态变量、函数以及其他符号,包括它们的地址和大小。 2. **节区分配**:显示每个代码和数据节区在内存中的位置,比如.text(代码)、.data(已初始化数据)、.bss(未初始化数据)等。 3. **内存汇总**:总览所有节区的大小,有助于评估程序的整体内存需求。 4. **重定位信息**:显示了代码和数据如何在目标地址空间中定位。 该分析工具可能提供以下功能: 1. **可视化展示**:将内存分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便于直观理解。 2. **详细报告**: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列出每个符号的大小和位置。 3. **比较功能**:对比不同编译版本或配置的`map`文件,查看内存使用的变化。 4. **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内存区域的使用率,帮助识别潜在的优化点。 5. **自定义过滤**:允许用户根据需要筛选和关注特定的符号或节区。 虽然在MCU环境中,Keil IDE自带的工具可能更方便,因为它们通常针对特定的MCU型号进行了优化,提供更加细致的硬件相关分析。然而,对于通用的Linux系统或跨平台项目,这款基于`gcc-map`的分析工具提供了更广泛的适用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开发者可以利用这款工具来: - **优化内存使用**:通过分析哪些函数或数据占用过多的内存,进行代码重构或调整链接器脚本以减小体积。 - **排查内存泄漏**:结合其他工具,比如动态内存检测工具,查找可能导致内存泄漏的部分。 - **性能调优**:了解代码执行时的内存分布,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 - **满足资源限制**:在嵌入式系统中,确保程序能在有限的内存空间内运行。 总结来说,`gcc-amap`这样的工具对于深入理解程序的内存布局和资源消耗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开发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代码以适应不同的硬件环境。在处理`map`文件时,开发者不仅能获取到程序的内存占用情况,还能进一步挖掘出可能的优化空间,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