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为什么想做数据分析?
回答逻辑:1. 对这个岗位的定位是什么?2. 这个岗位有什么吸引自己的地方或对自己有价值的地方?
- 1. 我个人对数据分析的定位是:从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指明业务发展方向、支撑业务决策、引导业务动作,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岗位。
- 2. 从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就感觉像在做发明创造似的,很有趣;而且这项工作很能锻炼逻辑分析能力,能帮助自己在职场上走得更高更远。
Q2:rta与rtb的异同?
- 了解广告业务的基础知识。
Q3:点击了某一button的人转化率高于大盘,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背后的原因?如何延伸应用以促进转化?
- 1. 分析成交的item:看这一人群成交的item分布是否异于大盘,比如成交都集中在某几个item上;若是,则分析这一button与这些item的关联,比如这一button是否有相关的信息引导;猜测同理的引导信息也可促进其它item的转化,abtest实验验证之。
- 2. 分析该人群本身:分析这一人群的特征,看看在哪些属性上异于大盘,根据tgi排序进行逐一分析;比如这一人群中的女性比例远远高于大盘,则说明该button能吸引女性并促进女性的转化;进一步分析,该button哪些方面吸引女性用户并促进转化,颜色?形状?文案?位置?等等因素,猜测哪些因素的组合也可能会吸引男性用户,abtest实验验证之。
反思:多看看《增长黑客》,多进行分析思考,锻炼逻辑思维。
Q4: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套路:对于前面回答得不好的问题,可以让面试官解答下,表现出学习知识的意愿;询问面试官自己的短板不足、以及改进建议、推荐学习资料。
Q5:你觉得有哪个项目做得比较好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 首页推荐项目;经验:1. 规则也可以work,购买关联规则(之前买了什么之后会买什么)、曝光退避规则(3个月内曝光了5次都没有点击则退避)。2. 推荐样式也有很大影响,有关联的产品组卡也能有效果;top2推荐-》top3推荐(行为分析,30+%左右的用户不滑动屏只看到了前面的1-2款产品,接近60%的用户只看到了前面的2-4款产品),top4实验不如top3。3. 建模目标的选择很重要:保险场景,ctr不work,cvr可以work;4. 离线评估指标最好与在线业务指标保持强相关,t+1、t+7全部候选item的预测排序,评估top3的hitRatio/购买召回率。
Q6:有没有遇到在线效果与离线效果不一致,甚至差很多的情况?是如何分析处理的?
- 1. 看训练有没有特征泄露,按特征重要程度逐一排查,与特征产出人员核对特征逻辑,之前一次实验新加了一些特征,发现离线效果提升挺多的,但线上却无提升,追查发现‘最近一次的点击时间’这个特征有问题、是当天点击的时间而不是之前的时间;
- 2. 查看线上分数的分布与离线是否差异很大,若是,则探寻是否有重大运营活动、重大公共事件、节假日等因素导致人群分布发生了变化,若是短期临时性的影响,则可用规则进行临时调整,若是有持续性的影响,则要重新训练模型;
- 3. 重新审视建模目标、离线评估指标是否能较好反应在线业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