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blog.youkuaiyun.com/sinat_26917383/article/details/53762185“素质云博客”
MxNet有了亚马逊站台之后,声势大涨,加之接口多样化,又支持R语言所以一定要学一下。而且作为R语言的fans,为啥咱们R语言就不能上深度学习嘞~
——————————————————————————————
一、MxNet对R的API接口
MxNet提供给了R一个API接口,但是这个API接口也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
1、 Windows/Mac用户——只能CPU训练
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安装预编译的版本。这个版本会每周进行预编译,不过为了保证兼容性,只能使用CPU训练模型。
这个接口其不想pycaffe一样,调用本地的caffe,而是一个远端MxNet社团在维护的一个版本,不能算是正式的MxNet
2、 Linux用户——兼GPU版本
详情可参考官网链接:http://mxnet.io/get_started/setup.html
二、官方案例一:多层感知器MLP
参考博文:mxnet:结合R与GPU加速深度学习
案例数据:mlbench包自带数据集
使用package:mxnet(之前博主在想,要用mxnet是否需要下载MxNet,但是这个API还是很给力的...)
1、准备数据
2、mx.mlp函数模型训练
其中:
1、mx.set.seed(0),随机数设置不是之前的set.seed,因为如果要并行、分布式的话,需要一个更快、更效率的随机数生成器,于是重写了一个更好的
2、函数mx.mlp:mx.mlp(data训练自变量x,label训练因变量y,每个隐藏层的大小hidden_node,输出层的结点数out_node,激活函数类型out_activation,num.round,学习率learning.rate,动量momentum)
激活函数类型out_activation类型:softmax/tanh
其他函数类型跟mx.model.FeedForward.create,前馈模型一致:
num.round,迭代次数,默认10
array.batch.size,默认128,输入数组个数
eval.metric:评估函数
3、模型预测
predict返回的两个概率:成为0的概率,成为1的概率,max.col找到了成为0/1,哪个概率值最大,就是哪个
——————————————————————————————
三、官方案例二:利用Symbol系统自定义节点——构造简单回归
参考:http://mxnet.io/tutorials/r/symbol.html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深度学习架构都需要自己构建节点,而Tensorflow对节点十分看重,把tensor张量作为数据输入。
1、数据载入
2、利用Symbol系统自定义节点
下面是一个定义没有隐藏层神经网络,模拟回归的简单例子:
输入数据mx.symbol.Variable,然后设置了一个节点mx.symbol.FullyConnected,设置了节点损失函数mx.symbol.LinearRegressionOutput
回归与分类的差别主要在于输出层的损失函数。这里我们使用了平方误差fc1(L1损失)来训练模型。
3、模型训练
ctx控制使用CPU还是GPU,ctx=mx.cpu(),ctx=mx.gpu()
eval.metric评估函数,包括”accuracy”,”rmse”,”mae” 和 “rmsle”
4、如何写新的评估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