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不可低估的30个细节

博客指出企业信息安全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如打印机延迟、打印纸背面信息、电脑易手、共享文件等。同时,还提及招聘、培训、会议记录等环节也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最后给出明确对外提案原则、签订保密协议、责任分解等防范措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打印机——10秒延迟带来信息漏洞 即使是激光打印机,也有10秒以上的延迟,如果你不在第9秒守在打印机的旁边,第一个看到文件的人可能就不是你了。大部分的现代化公司都使用公用的打印机,并且将打印机、复印机等器材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于是,部门之间的机密文件就可以从设备室开始,在其他部门传播,当部门之间没有秘密,公司也就没有秘密了。

  2、打印纸背面——好习惯换取的大损失 节约用纸是很多公司的好习惯,员工往往会以使用背面打印纸为荣。其实,将拥有这种习惯公司的“废纸”收集在一起,你会发现打印、复印造成的废纸所包含公司机密竟然如此全面,连执行副总都会觉得汗颜,因为废纸记载了公司里比他的工作日记都全面的内容。

  3、电脑易手——新员工真正的入职导师 我们相信,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自己新到一家公司工作,在自己前任的电脑里漫游是了解新公司最好的渠道。在一种近似“窥探”的状态下,公司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尽收眼底”,从公司以往的客户记录、奖惩制度、甚至你还有幸阅读前任的辞呈。如果是其他部门的电脑,自然也是另有一番乐趣。

  4、共享——做好文件 再通知窃取者 局域网中的共享是获得公司内部机密最后的通道。有的公司为了杜绝内部网络泄密,规定所有人在共享以后一定要马上取消。实际上越是这样,企业通过共享泄露机密的风险越大。因为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会无所顾及地利用共享方式传播信息,人们习惯的方式是在开放式办公间的这边对着另一边的同事喊:“我放在共享里了,你来拿吧——”,没错,会有人去拿的,却往往不只是你期望的人。
5、指数对比——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之间,经常要推测竞争对手的销售数量、生产数量。于是,人们为了隐藏自己的实际数量,而引入了统计学里的指数,通过对实际数量的加权,保护自己的机密信息。唯一让人遗憾的是,通常采取的简单基期加权,如果被对方了解到几年内任何一个月的真实数量,所有的真实数量就一览无余地出现在竞争对手的办公桌上了。

  6、培训——信息保卫战从此被动 新员工进入公司,大部分的企业会对新员工坦诚相见。从培训的第一天开始,新员工以“更快融入团队”的名义,接触公司除财务以外所有的作业部门,从公司战略到正在采取的战术方法,从公司的核心客户到关键技术。但事实上,总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员工会在入职三个月以后离开公司。同时,他们中的大部份没有离开现在从事的行业,或许正在向你的竞争对手眉飞色舞地描述你公司的一草一木。

  7、传真机——你总是在半小时后才拿到发给你的传真 总有传真是“没有人领取”的,每周一定有人收不到重要的传真;人们总是“惊奇地”发现,自己传真纸的最后一页是别人的开头,而你的开头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8、公用设备——不等于公用信息 在小型公司或者一个独立的部门里,人们经常公用U盘、软盘或手提电脑。如果有机会把U盘借给公司的新会计用,也就有可能在对方归还的时候轻易获得本月的公司损益表。

  9、摄像头——挥手之间断送的竞标机会 总部在上海的一家国内大型广告公司,在2004年3月出现的那一次信息泄露,导致竞标前一天,广告创意被竞争对手窃取,原因竟然是主创人员的OICQ上安装了视频,挥手之间,断送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一次合作的机会。

  10、产品痕迹——靠“痕迹”了解你的未来 在市场调查领域,分析产品痕迹来推断竞争对手行销效果和行销策略是通用的方法。产品的运输、仓储、废弃的包装,都可以在竞争对手购买的调研报告中出现,因为“痕迹分析”已经是商业情报收集的常规手段。

  11、压缩软件——对信息安全威胁最大的软件 ZIP、RAR是威胁企业信息安全最大的软件。3寸软盘的存储空间是1.4M,压缩软件可以让大型的WORD文件轻松存入一张软盘,把各种资料轻松带出公司。
12、光盘刻录——资料在备份过程中流失 如果想要拿走公司的资料,最好的办法是申请光盘备份,把文件做成特定的格式,交给网络管理员备份,然后声称不能正常打开,要求重新备份,大多情况下,留在光驱里的“废盘”就可以在下班后大大方方带出公司。

  13、邮箱——信息窃取的中转站 利用电子邮件转移窃取的公司资料占所有信息窃取的八成以上。很多企业不装软驱、光驱、USB接口,却没有办法避免员工通过电子邮件的窃取信息,相比之下,以上方法显得有些幼稚、可笑。

  14、隐藏分区——长期窃取公司资料必备手法 长期在公司内搜集资料,用来出售或保留,总是件危险的事情。自己的电脑总是不免被别人使用,发现电脑里有不该有的东西怎么行。于是隐藏在硬盘分区就成了最佳选择,本来有C、D、E三个虚拟分区,可以把E隐藏起来,只有自己可以访问。当然,如果遇到行家,合计一下所有磁盘的总空间,可就一定露馅了。

  15、私人电脑——大量窃取资料常用手段 压缩软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拿到单位来,连上局域网,只要半小时,就是有1个G的文件也可以轻松带走。

  16、会议记录——被忽视的公司机密 秘书往往把会议记录看得很平常,他们不知道一次高层的会议记录对于竞争对手意味着什么,公司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人把会议记录当成废纸丢来丢去,任由公司最新的战略信息在企业的任何角落出现。

  17、未被采纳的策划案——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策划人员知道被采纳的策划是公司机密,去往往不知道被放弃的策划也是公司机密。有时还会对客户或媒体谈起,而竞争对手可以轻松判断:你没有做这些,就一定选择做了那些!

  18、客户——你的机密只是盟友的谈资 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著名咨询公司的客户提案,这些精心制作的PPT,凝聚了咨询公司团队的汗水和无数个不眠之夜,在一些信用较差的客户手里可能只是一些随意传播的谈资。

  19、招聘活动——你的公司竟然在招聘总监? 在招聘过程中,成熟的企业不会把用人的单位登在一张广告里,因为那无异于告诉你的竞争对手:刚刚发生过人力震荡,人力匮乏。

  20、招标前两分钟——最后的底价总是在最后“出炉” 如果投标的底价内部公开越早,出现泄露的风险越大,在招标开始前两分钟,面对关掉手机的参会者,可以公布底价了!
21、解聘后半小时——不要给他最后的机会 如果被解雇的员工是今天才得到这个消息,那么,不要让他再回到他的电脑旁。半个小时的时间,刚好可以让他收拾自己的用品,和老同事做简短的告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半小时足够了,为了离职员工的清白,更为了信息安全。

  22、入职后一星期——新人在第一个星期里收集的资料是平时的5倍 只有在这一个星期里,他是随时准备离开的,他时刻处在疯狂的拷贝和传送状态,提防你的新员工,无论你多么欣赏他。

  23、合作后半个月——竞争对手窃取情报的惯用手法是:假冒客户 在初次合作的半个月里,你对信息安全的谨慎只能表明企业做事的严谨,可以赢得大部分客户的谅解和尊敬。除非,他是你的竞争对手。

  24、离职后30天——危险来自公司以外 一般情况下,一个为企业服务半年以上的员工,离职后30日之内会和公司现有员工保持频繁的联系,并且对公司的资料和状况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如果是被限时离开,那么,在离职30天内通过老同事窃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就更大。

  25、明确对外提案原则——能不留东西的就不给打印稿,能不给电子档的就尽量给打印稿,能用电子书就不用通用格式。

  26、保密协议——无论作用大小,和员工签定清晰的保密协议还是必要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确什么是对的,人们才可以杜绝错的。保密协议的内容越详细越好,如果对方心胸坦白,自然会欣然同意。

  27、责任分解——明确每个人对相关信息的安全责任 所有的机密文件如果出现泄露,可以根据规定找到责任人,追究是次要的,相互监督和防范才是责任分解的最终目的。

  28、设立信息级别——对公司的机密文件进行级别划分 比如合同、客户交往、股东情况列为一级,确定机密传播的范围,让所有人了解信息的传播界限,避免因为对信息的不了解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故。

  29、异地保存——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所有备份资料尽量做到异地保存,避免因为重大事故(如:火灾、地震、战争等)对企业信息带来致命的打击。

  30、认为自己的企业在信息安全上无懈可击。

<think>嗯,用户这次明确询问ASIL安全等级的定义、分类和标准,结合之前讨论BMS从机安全等级的上下文,说明ta正在深入理解功能安全标准。从引用的文献来看,用户可能接触过ISO 26262但需要系统梳理,尤其关注等级划分的逻辑和应用案例。 用户提供的四个引用源很有价值:引用[1]说明等级与安全措施严格度正相关,引用[2]给出ISO 26262的官方定义,引用[3]用汽车部件举例最直观,引用[4]则点出等级分解的难点。需要整合这些信息,但要注意引用[4]的案例存在争议——简单看门狗确实无法满足ASIL D要求,这正好印证冗余设计的重要性。 回答框架可以这样构建:先用定义锚定概念,再展开风险分类的S/E/C参数体系(这是ISO 26262的核心方法论),接着用汽车电子案例说明各等级对应场景,最后强调实现高等级的关键措施。用户作为工程师可能更关注实践细节,所以ASIL D的实现方案要具体,比如双核锁步+内存ECC的硬件方案。 特别注意三个技术要点:1)风险参数中的"可控性"容易被低估,需强调驾驶员干预的局限性;2)QM等级常被误解为"无要求",实际需符合IATF 16949;3)等级分解时安全机制必须覆盖所有失效模式。这些在最后的相关问题里可以深化。 用户没有要求数学公式,但风险值计算$RPN = S \times E \times C$适合用行内公式呈现。表格对比ASIL等级时,要突出ASIL D与ASIL C在诊断覆盖率(99% vs 90%)和单点故障指标(<1% vs <10%)的量化差异。</think>根据ISO 26262标准,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定义、分类和标准如下: ### 一、ASIL核心定义 ASIL是**量化汽车电子系统安全风险**的评级体系,通过三个风险参数计算: 1. **严重度(S)**:事故对人员的伤害程度(S0-S3) 2. **暴露度(E)**:危险场景发生概率(E0-E4) 3. **可控性(C)**:驾驶员避免事故的能力(C0-C3) 风险值计算公式: $$ RPN = S \times E \times C $$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ASIL等级[^2][^3] ### 二、ASIL等级分类 | **等级** | **风险要求** | **典型应用案例** | **关键指标** | |----------|---------------------------------------|-----------------------------------|----------------------------------| | **QM** | 仅需标准质量管理 | 音响系统、雨刮器 | 符合IATF 16949标准[^3] | | **ASIL A** | 最低安全要求 | 后尾灯、车窗控制 | 单点故障率<10% | | **ASIL B** | 中等安全要求 | 大灯、刹车灯 | 诊断覆盖率≥90%[^4] | | **ASIL C** | 高风险场景要求 | 巡航控制、转向助力 | 双通道冗余设计 | | **ASIL D** | 最高安全要求(人身安全直接相关) | 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ABS)、BMS | 诊断覆盖率≥99%[^1][^4] | ### 三、安全标准实现要求 1. **硬件架构** - ASIL C/D需**双核锁步**(Lockstep CPU) - 关键传感器双路采样(如电压/温度) $$ \Delta V_{\text{max}} < 0.1\% \text{ (ASIL D)} $$ 2. **诊断机制** | **等级** | 内存保护 | 看门狗类型 | 周期自检频率 | |----------|----------------|------------------|--------------| | ASIL B | 奇偶校验 | 窗口看门狗 | 10ms | | ASIL D | **ECC+CRC** | **多级看门狗** | **1ms** [^4] 3. **软件要求** - ASIL D需满足MISRA C++ 202x规范 - 代码覆盖率要求: ```mermaid graph LR ASIL_B-->语句覆盖率>90% ASIL_D-->MC/DC覆盖率>99% ``` ### 四、等级分解原则 当系统组件安全需求不一致时,可进行等级分解(Decomposition): ```mermaid flowchart TB A[ASIL D需求] --> B[主控制器ASIL C] A --> C[安全监控器ASIL D] C --> D[双通道比较器ASIL B] ``` *需满足:$ R_{\text{独立}} \times R_{\text{监控}} < 10^{-8}/\text{小时} $* [^4] > **示例**:BMS从控模块M752实现ASIL C的关键措施 > - 电压采样通道:主ADC(ASIL C) + 冗余ADC(ASIL B) > - 温度监测:每电芯双NTC传感器 > - 通信:CAN FD带CRC32+重传机制[^1] --- ### 总结对比 $$ \text{安全措施复杂度} \propto \frac{1}{(4-\text{ASIL等级})^2} \quad \text{(ASIL D=4, QM=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