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网络
1.ip基础知识
(1)ipv4
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v,version版本),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2)进制32位-----10进制
例如:
172.25.254.109/255.255.255.0
172.25.254.109:ip地址
255.255.255.0: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255位对应的ip位为网络位
子网掩码0对应的ip位为主机位
2.配置ip
<<图形化>>
(1)图形界面
第一步: 在命令行输入 nm-connection-editor
第二步:Add一个新Network
第三步:设置名称和选择一块网卡
第四步:点击IPv4,选择静态网络Manual
第五步:保存、退出
(2)文本化图形
nmtui
(3)通过命令行配置ip
ifconfig 网卡 ip netmask ##临时设定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westos ifname eth0 autoconnect yes #添加dhcp网络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westos ifname eth0 ip4 ip/24 #添加静态网络
nmcli connection delete westos #删除westos链接
nmcli connection show #显示所有网络链接
nmcli connection down westos #关闭指定链接
nmcli connection up westos #开启指定链接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westos" ipv4.addresses newip/24 #改变wetos的ip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westos" ipv4.method <auto|manual> #改变westos的工作方式为动态或者静态
nmcli device connect eth0 #开启设备
nmcli device disconnect eth0 #关闭设备
nmcli device show #显示设备信息
nmcli device status #显示设备状态
4、编辑vim配置ip
(1)dhcp 动态获取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接口使用设备
BOOTPROTO=dhcp 网卡工作模式
ONBOOT=yes 网络服务开启时自动激活
NAME=eth0 网络接口名称
:wq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2)static|none ##静态网络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设备
BOOTPROTO=static|none 设备工作方式
ONBOOT=yes 开启网络服务激活设备
NAME=eth0 网络接口名称
IPADDR=192.168.3.15 IP
NETMASK=255.255.255.0 | PREFIX=24 子网掩码
注意:我们在执行完以上两条命令时,都需要用命令 ifconfig 查看是否设置成功
二、dns
1.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一台服务器,这太服务器提供了回答客户主机名和ip对应关系的功能。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通过域名,最终得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叫做域名解析(或主机名解析)。
2.设定dns
vim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dns服务器ip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网卡配置文件
DNS1=dns服务器ip
3.本地解析文件
vim /etc/hosts
ip 主机名称
4.本地解析文件和dns读取的优先级调整
/etc/nsswitch.conf
38 #hosts: db files nisplus nis dns
39 hosts: files dns ##files代表本地解析文件,dns代表dns服务器,那个在前面那个优先
三、yum源的搭建
什么是yum:上层软件管理工具,最重要的的功能是可以解决软件运行时的依赖关系。yum命令能够使用的前提是必须要有yum源,以及配置源的指向文件。
第一步
我们要有一个镜像文件并且是和当前系统版本相同的镜像,并且下载下来放在某个文件里或桌面上。 例:/root/Desktop/
第二步
我们有了镜像后是不能直接查看和使用的,如果强行查看文件内容会出现乱码甚至导致死机。所以我们必须把他挂载在一个目录下(这个目录没有要求任何位置 例:mkdir /yu)
执行命令 mount /root/Desktop/rhel-server-7.0-x86_64-dvd.iso /yu
mount 临时挂载命令
/root/Desktop/rhel-server-7.0-x86_64-dvd.iso 存放镜像的地址
/yu 临时挂载点
挂载是否成功通过命令 df 查看
注意:我们这里挂在成功也只能是只读,不能对镜像进行任何操作
第三步
修改配置文件,cd到配置文件下 例:cd /etc/yum.repos.d
删除原有配置文件,重新定义yum源的指向
【westos】 名字随便起
name = westos 对这个名字的解释
baseur = file:///yu file表示指向本地的 /yu 目录下
gpgcheck =0 0表示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并且不追究责任
:wq 保存退出
第四步
yum clean all 清除yum缓存
yum repolist 列出yum源里的信息
四、dhcp服务的配置
1、[root@server0 ~]# yum install -y dhcp
注意:一般在镜像中下载的服务是不需要修改配置文件的,dhcp是个意外
安装dhcp软件包
2、[root@server0 dhcp]# cat /etc/dhcp/dhcpd.conf
# DHCP Server Configuration file.
# see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example 告诉我们哪里有这个dhcp的配置文件,复制这 个目录
# see dhcpd.conf(5) man page
#
查看dhcpd服务配置文件
3、[root@server0 dhcp]# cp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example /etc/dhcp/dhcpd.conf
cp: overwrite '/etc/dhcp/dhcpd.conf'? y
拷贝配置文件(覆盖掉原文件)
4、编辑配置文件(修改覆盖后的配置文件)
[root@server0 dhcp]# vim /etc/dhcp/dhcpd.conf
7 option domain-name "westos.com";
8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72.25.254.100;
27 #subnet 10.152.187.0 netmask 255.255.255.0 {
28 #}
32 subnet 192.168.3.0 netmask 255.255.255.0 {
33 range 192.168.3.100 192.168.3.109;
34 option routers 192.168.3.15;
35 }
例:
第7行的域名设置为desktop.com
第8行是设置dhcp本机的ip
第27、28行注释掉
第32行 subnet 192.168.3.0 在这个网段内可以获取;netmask 225.225.225.225.0 子网掩码
第33行 动态取码范围(码池)100-109
第34行 网关
35行之后全部删除
[root@server0 dhcp]# systemctl start dhcpd
[root@server0 dhcp]# systemctl status dhcpd
dhcpd.service - DHCPv4 Server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dhcpd.service;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Thu 2017-11-02 11:34:44 CST; 3s ago
Docs: man:dhcpd(8)
man:dhcpd.conf(5)
Main PID: 3024 (dhcpd)
5、重启dhcp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dhcpd
6、测试
设置另一台虚拟机为动态获取,并且查看获取到的ip地址
五、httpd共享资源
1、安装资源共享服务
yum install httpd -y 安装httpd服务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停止防火墙协议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火墙开机不自启动
systemctl start httpd 启动httpd服务
systemctl enable httpd 开机自启httpd服务
2、建立共享目录,并挂在镜像文件到共享目录上
mkdir /var/www/html/rhel7.0
umount /mnt
mount rhel-server-7.0-x86_64-dvd.iso /var/www/html/rhel7.0
3、测试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本机ip/rhel7.0
可以看到镜像中的内容
4、修改本机yum源指向
[server]
name=rhel7.0
baseurl=file:///var/www/html/rhel7.0
gpgcheck=0
172.25.254.109后面会默认的找到我们的默认发布目录,所以我们的路径不需要 /var/www/html/
当然我们也可以改为 baserul=file:///var/www/html/rhel7.4
5、开机自动挂在iso
vim /etc/rc.d/rc.local
将命令mount rhel-server-7.4-x86_64-dvd.iso /var/www/html/rhel7.4 写在rc.loca文件
的末尾行。并且改变其权限 chmod +x /etc/rc.d/rc.local
6、另一台主机配置yum源
7、yum命令
yum install softwarename #安装
repolist #列出设定yum源信息
remove softwarename #卸载
list softwarename #查看软件源中是否有次软件
list all #列出所有软件名称
list installd #列出已经安装的软件名称
list available #列出可以用yum安装的软件名称
clean all #清空yum缓存
search softwareinfo #根据软件信息搜索软件名字
whatprovides filename #在yum源中查找包含filename文件的软件包
update #更新软件
history #查看系统软件改变历史
reinstall softwarename #重新安装
info softwarename #查看软件信息
groups list #查看软件组信息
groups info softwaregroup #查看软件组内包含的软件
groups install softwaregroup #安装组件
groups remove softwaregroup #卸载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