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类与类之间的耦合越低,那么可复用性就越好,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通信,那么就不要让这两个类发生直接的相互关系,如果需要调用里面的方法,可以通过第三者来转发调用。外观模式非常好的诠释了这段话。外观模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它让一个应用程序中子系统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减少到了最少,它给子系统提供了一个简单、单一的屏障,客户通过这个屏障来与子系统进行通信。通过使用外观模式,使得客户对子系统的引用变得简单了,实现了客户与子系统之间的松耦合。但是它违背了“开闭原则”,因为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
UML
示例:
package facade;
public class Facade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cade f = new Facade();
f.method();
}
}
//外观角色
class Facade {
private SubSystem01 obj1 = new SubSystem01();
private SubSystem02 obj2 = new SubSystem02();
private SubSystem03 obj3 = new SubSystem03();
public void method() {
obj1.method1();
obj2.method2();
obj3.method3();
}
}
//子系统角色
class SubSystem01 {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子系统01的method1()被调用!");
}
}
//子系统角色
class SubSystem02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子系统02的method2()被调用!");
}
}
//子系统角色
class SubSystem03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子系统03的method3()被调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