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延迟加载!

本文详细解析了Hibernate在处理集合属性时的延迟加载策略,包括如何在初始化持久化实体时只加载所需数据,以及如何通过PersistentSet实现类实现延迟加载。同时,解释了如何在特定情况下取消延迟加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ibernae 的延迟加载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技术,实体的集合属性默认会被延迟加载,实体所关联的实体默认也会被延迟加载。Hibernate 通过这种延迟加载来降低系统的内存开销,从而保证 Hibernate 的运行性能。下面先来剖析 Hibernate 延迟加载的“秘密”。集合属性的延迟加载当 Hibernate 从数据库中初始化某个持久化实体时,该实体的集合属性是否随持久化类一起初始化呢?如果集合属性里包含十万,甚至百万的记录,在初始化持久化实体的同时,完成所有集合属性的抓取,将导致性能急剧下降。完全有可能系统只需要使用持久化类集合属性中的部分记录,而完全不是集合属性的全部,这样,没有必要一次加载所有的集合属性。对于集合属性,通常推荐使用延迟加载策略。所谓延迟加载就是等系统需要使用集合属性时才从数据库装载关联的数据。例如下面 Person 类持有一个集合属性,该集合属性里的元素的类型为 Address,该 Person 类的代码片段如下:

清单 1. Person.java

public class Person   
  {   
  // 标识属性  
  private Integer id;   
  // Person 的 name 属性  
  private String name;   
  // 保留 Person 的 age 属性  
  private int age;   
  // 使用 Set 来保存集合属性  
  private Set<Address> addresses = new HashSet<Address>();   
  // 下面省略了各属性的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  
  ...   
  }

为了让 Hibernate 能管理该持久化类的集合属性,程序为该持久化类提供如下映射文件:

清单 2. Person.hbm.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K"?>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www.hibernate.org/dtd/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package="org.crazyit.app.domain">   
  <!-- 映射 Person 持久化类 -->   
  <class name="Person" table="person_inf">   
  <!-- 映射标识属性 id -->   
  <id name="id" column="person_id">   
  <!-- 定义主键生成器策略 -->   
  <generator class="identity"/>   
  </id>   
  <!-- 用于映射普通属性 -->   
  <property name="name" type="string"/>   
  <property name="age" type="int"/>   
  <!-- 映射集合属性  -->   
  <set name="addresses" table="person_address" lazy="true">   
  <!-- 指定关联的外键列 -->   
  <key column="person_id"/>   
  <composite-element class="Address">   
  <!-- 映射普通属性 detail -->   
  <property name="detail"/>   
  <!-- 映射普通属性 zip -->   
  <property name="zip"/>   
  </composite-element>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从上面映射文件的代码可以看出,Person 的集合属性中的 Address 类只是一个普通的 POJO。该 Address 类里包含 detail、zip 两个属性。由于 Address 类代码非常简单,故此处不再给出该类的代码。上面映射文件中 元素里的代码指定了 lazy="true"(对于 元素来说,lazy="true"是默认值),它指定 Hibernate 会延迟加载集合属性里 Address 对象。例如通过如下代码来加载 ID 为 1 的 Person 实体:

Session session = sf.getCurrentSession();   
Transaction tx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Person p = (Person) session.get(Person.class, 1);  //<1>   
System.out.println(p.getName());  

上面代码只是需要访问 ID 为 1 的 Person 实体,并不想访问这个 Person 实体所关联的 Address 对象。此时有两种情况:如果不延迟加载,Hibernate 就会在加载 Person 实体对应的数据记录时立即抓取它关联的 Address 对象。如果采用延迟加载,Hibernate 就只加载 Person 实体对应的数据记录。很明显,第二种做法既能减少与数据库的交互,而且避免了装载 Address 实体带来的内存开销——这也是 Hibernate 默认启用延迟加载的原因。现在的问题是,延迟加载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Hibernate 在加载 Person 实体时,Person 实体的 addresses 属性值是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 <1>号代码处设置一个断点,在 Eclipse 中进行 Debug,此时可以看到 Eclipse 的 Console 窗口有如图 1 所示的输出:图 1. 延迟加载集合属性的 Console 输出


正如图 1 输出所看到的,此时 Hibernate 只从 Person 实体对应的数据表中抓取数据,并未从 Address 对象对应的数据表中抓取数据,这就是延迟加载。那么 Person 实体的 addresses 属性是什么呢?此时可以从 Eclipse 的 Variables 窗口看到如图 2 所示的结果:图 2. 延迟加载的集合属性值


从图 2 的方框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 addresses 属性并不是我们熟悉的 HashSet、TreeSet 等实现类,而是一个 PersistentSet 实现类,这是 Hibernate 为 Set 接口提供的一个实现类。PersistentSet 集合对象并未真正抓取底层数据表的数据,因此自然也无法真正去初始化集合里的 Address 对象。不过 PersistentSet 集合里持有一个 session 属性,这个 session 属性就是 Hibernate Session,当程序需要访问 PersistentSet 集合元素时,PersistentSet 就会利用这个 session 属性去抓取实际的 Address 对象对应的数据记录。那么到底抓取那些 Address 实体对应的数据记录呢?这也难不倒 PersistentSet,因为 PersistentSet 集合里还有一个 owner 属性,该属性就说明了 Address 对象所属的 Person 实体,Hibernate 就会去查找 Address 对应数据表中外键值参照到该 Person 实体的数据。例如我们单击图 2 所示窗口中 addresses 行,也就是告诉 Eclipse 要调试、输出 addresses 属性,这就是要访问 addresses 属性了,此时就可以在 Eclipse 的 Console 窗口看到输出如下 SQL 语句:

select addresses0_.person_id as person1_0_0_, addresses0_.detail as detail0_, addresses0_.zip as zip0_   
from person_address addresses0_   
where addresses0_.person_id=?  

这就是 PersistentSet 集合跟据 owner 属性去抓取特定 Address 记录的 SQL 语句。此时可以从 Eclipse 的 Variables 窗口看到图 3 所示的输出: 图 3. 已加载的集合属性值


从图 3 可以看出,此时的 addresses 属性已经被初始化了,集合里包含了 2 个 Address 对象,这正是 Person 实体所关联的两个 Address 对象。通过上面介绍可以看出,Hibernate 对于 Set 属性延迟加载关键就在于 PersistentSet 实现类。在延迟加载时,开始 PersistentSet 集合里并不持有任何元素。但 PersistentSet 会持有一个 Hibernate Session,它可以保证当程序需要访问该集合时“立即”去加载数据记录,并装入集合元素。与 PersistentSet 实现类类似的是,Hibernate 还提供了 PersistentList、PersistentMap、PersistentSortedMap、PersistentSortedSet 等实现类,它们的功能与 PersistentSet 的功能大致类似。熟悉 Hibernate 集合属性读者应该记得:Hibernate 要求声明集合属性只能用 Set、List、Map、SortedSet、SortedMap 等接口,而不能用 HashSet、ArrayList、HashMap、TreeSet、TreeMap 等实现类,其原因就是因为 Hibernate 需要对集合属性进行延迟加载,而 Hibernate 的延迟加载是依靠 PersistentSet、PersistentList、PersistentMap、PersistentSortedMap、 PersistentSortedSet 来完成的——也就是说,Hibernate 底层需要使用自己的集合实现类来完成延迟加载,因此它要求开发者必须用集合接口、而不是集合实现类来声明集合属性。Hibernate 对集合属性默认采用延迟加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为 、、 等元素设置 lazy="false"属性来取消延迟加载。

1. 用户与身体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 注册登录:支持手机号 / 邮箱注册,密码加密存储,提供第三方快捷登录(模拟) 个人资料:记录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 健康目标:用户设置目标(如 “减重 5kg”“增肌”“维持健康”)及期望周期 身体状态跟踪: 体重记录:定期录入体重数据,生成体重变化曲线(折线图) 身体指标:记录 BMI(自动计算)、体脂率(可选)、基础代谢率(根据身高体重估算) 健康状况:用户可填写特殊情况(如糖尿病、过敏食物、素食偏好),系统据此调整推荐 2. 膳食记录与食物数据库模块 食物数据库: 基础信息:包含常见食物(如米饭、鸡蛋、牛肉)的名称、类别(主食 / 肉类 / 蔬菜等)、每份重量 营养成分:记录每 100g 食物的热量(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数据库维护:管理员可添加新食物、更新营养数据,支持按名称 / 类别检索 膳食记录功能: 快速记录:用户选择食物、输入食用量(克 / 份),系统自动计算摄入的营养成分 餐次分类:按早餐 / 午餐 / 晚餐 / 加餐分类记录,支持上传餐食照片(可选) 批量操作:提供常见套餐模板(如 “三明治 + 牛奶”),一键添加到记录 历史记录:按日期查看过往膳食记录,支持编辑 / 删除错误记录 3. 营养分析模块 每日营养摄入分析: 核心指标计算:统计当日摄入的总热量、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占比(按每日推荐量对比) 微量营养素分析:检查维生素(如维生素 C、钙、铁)的摄入是否达标 平衡评估:生成 “营养平衡度” 评分(0-100 分),指出摄入过剩或不足的营养素 趋势分析: 周 / 月营养趋势:用折线图展示近 7 天 / 30 天的热量、三大营养素摄入变化 对比分析:将实际摄入与推荐量对比(如 “蛋白质摄入仅达到推荐量的 70%”) 目标达成率:针对健
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注册与认证: 注册:用户填写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设置登录密码(需符合复杂度要求),系统生成唯一客户号 登录:支持账号(客户号 / 手机号)+ 密码登录,提供验证码登录、忘记密码(通过手机验证码重置)功能 身份验证:注册后需完成实名认证(模拟上传身份证照片,系统标记认证状态) 个人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查看 / 修改联系地址、紧急联系人、邮箱等非核心信息(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不可修改) 安全设置:修改登录密码、设置交易密码(用于转账等敏感操作)、开启 / 关闭登录提醒 权限控制:普通用户仅能操作本人账户;管理员可管理用户信息、查看系统统计数据 2. 账户与资金管理模块 账户管理: 账户创建:用户可开通储蓄卡账户(默认 1 个主账户,支持最多 3 个子账户,如 “日常消费账户”“储蓄账户”) 账户查询:查看各账户余额、开户日期、状态(正常 / 冻结)、交易限额 账户操作:挂失 / 解挂账户、申请注销账户(需余额为 0) 资金操作: 转账汇款:支持同行转账(输入对方账户号 / 手机号),需验证交易密码,可添加常用收款人 存款 / 取款:模拟存款(输入金额增加余额)、取款(输入金额减少余额,需不超过可用余额) 交易记录:按时间、类型(转入 / 转出 / 存款 / 取款)查询明细,显示交易时间、金额、对方账户(脱敏显示)、交易状态 3. 账单与支付模块 账单管理: 月度账单:自动生成每月收支明细,统计总收入、总支出、余额变动 账单查询:按月份、交易类型筛选账单,支持导出为 Excel 格式 还款提醒:若有贷款(简化版可模拟),系统在还款日 3 天前发送提醒 快捷支付: 绑定支付方式:添加银行卡(系统内账户)作为支付渠道 模拟消费:支持输入商户名称和金额,完成支付(从账户余额扣减) 支付记录:保存所有消费记录,包含商户、时间、金额、支付状态 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