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操作系统基础——内存页面置换算法——LRU

本文介绍了操作系统中的缺页中断概念及其处理流程,包括当CPU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产生的中断,以及缺页中断与一般中断的区别。接着讲解了三种页面置换算法:FIFO(先进先出),其简单但效率不高;LRU(最近最久未使用),它选择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是更优的选择。文章还提及了2022年5月4日更新的内容,可能对LRU算法进行了更易懂的解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缺页中断

当CPU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便会产生缺页中断,请求操作系统将所缺页从硬盘中调入到内存里。

和一般中断的区别:
是指令执行期间产生和处理中断信号
一般中断程序计数器返回的时候会执行下一条指令,而缺页中断需要重新执行该条指令。

流程:

  1. CPU访问一条Load指令,然后去找指令对应的页表项。
  2. 如果页表有效,则直接访问内存,如果无效,则CPU发送缺页中断请求。
  3. 操作系统收到缺页中断,执行处理函数,先查找页面在磁盘中的位置。
  4. 然后需要把页面换入到物理内存中 ,但换入前需要物理内存有空位,如果没有空位需要执行页面置换,选择一个物理页把它换出到磁盘,然后将状态改为无效,最后把需要的物理页换进来
  5. 换入之后将该页表状态改为有效。
  6. 最后CPU重新执行原来的命令。

先进先出

选择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长的页面,垃圾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

选择最长时间没有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看上去不错,实际不怎么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链接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ruct DLinkedNode {
   
   
    int key, value;
    DLinkedNode* prev;
    DLinkedNode* next;
    DLinkedNode(): key(0), value(0), prev(nullptr), next(nullptr) {
   
   }
    DLinkedNode(int _key, int _value): key(_key), value(_value), prev(nullptr), next(nullptr) {
   
   }
};

class LRUCache {
   
   
private:
    unordered_map<int, DLinkedNode*> cache;
    DLinkedNode* head;
    DLinkedNode* tail;
    int size;
    int capacity;

public:
    LRUCache(int _capacity): capacity(_capacity), size(0) {
   
   
        // 使用伪头部和伪尾部节点
        head = new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